第344章 好莱坞捡漏
《狂蟒之灾》办公室里。
选角导演告诉方致远他们一个坏消息:“卡梅隆-迪亚兹拒绝出演,她没有档期。接下来,我们准备联繫吉娜-戴维斯。她前年凭藉《末路狂》走红,之后又出演了《红粉联盟》和《小人物大英雄》,非常受欢迎,距离一线仅一步之遥。”
基思-巴里什无奈地道:“那儘快联繫吉娜-戴维斯。”
方致远听到吉娜-戴维斯,微微皱了皱眉。
他对吉娜-戴维斯印象最深的电影是《割喉岛》,这部投资9200万美元电影,上映后票房只有可怜的1850万。这部电影不但终结了卡洛克电影公司,终结了詹姆斯卡梅隆计划中的《蜘蛛侠》,
也让吉娜戴维斯成为票房毒药,从此再也没有翻身。
《割喉岛》是1995年上映的,等《狂蟒之灾》上映的时候,吉娜-戴维斯已经成为票房毒药,
如果她出演女主角,那对《狂蟒之灾》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不过方致远並没有阻止选角导演联繫吉娜-戴维斯,因为他没法告诉大家,吉娜-戴维斯很快会成为票房毒药,而且他觉得不用阻止,吉娜-戴维斯和老公雷尼-哈林应该已经开始筹备《割喉岛》,根本不会接其他电影。
果然如方致远所料,吉娜-戴维斯很快拒绝了《狂蟒之灾》。
这天晚上,方致远看剧本的时候,看到了《英国病人》。
电影《英国病人》是加拿大作家麦可-翁达杰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电影在1997年的奥斯卡上大放异彩,斩获了九项大奖;而且票房表现也相当出色,在美国拿下了7870万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达到了2.32亿美元。
方致远觉得捡漏的机会来了,赶忙打电话给基思-巴里什。
基思-巴里什告诉方致远,《英国病人》的製片人是好莱坞非常有名的製片人索尔-扎恩兹,他像过去一样,在投入500万美元將项目启动后,就把剧本递给各大电影公司,希望他们投资製作这部电影,但好莱坞大电影公司都不看好这部电影。
因为《英国病人》是一部投资预算高达4000万美元的歷史片,导演只是一个才拍摄了两部电影的菜鸟,主演拉尔夫-费因斯和朱丽叶-比诺什名气不够大,没有票房號召力。
更重要的是电影讲的是一个被战火烧伤的人躺在床上,在一个破败的义大利乡村给一个加拿大护士讲自己的经歷,是一个非常文艺的故事,几乎没有爆点。
对一部成本4000万美元的电影来说,没有大明星,故事又不够商业,根本看不到商业前景,好莱坞大电影公司自然都不愿意投资。
方致远记得很清楚,福克斯最终投资了这部电影,但福克斯觉得4000万成本太高,回本的压力太大,只愿意投2000万美元。为了压缩成本索尔-扎恩兹说服电影部分演职人员放弃片酬,而选择了上映后分红。
然而福克斯对这部电影顾虑重重,不断要求剧组压缩成本,甚至要求换角,由於《英国病人》
在海外的预售情况不佳,又不愿意换角,福克斯最终还是选择撤资。是哈维-韦恩斯坦在剧组即將崩溃之时,投入2200万美元,完成了《英国病人》的製作。
《英国病人》成本2700万,而全球票房达2.32亿。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投资製作这部电影,不但能赚不少钱,而且能极大的提升自己在电影圈的影响力,让自己成为全球范围內的金牌製作人,毕竟《英国病人》有九项奥斯卡大奖。
而且製片人索尔-扎恩兹手里有《指环王》的版权。
要是目已投资了《英国病人》,那投资《指环土》就顺理成章。
不过方致远並不打算现在就找索尔-扎恩兹谈,现在谈就是普通投资,人家还不一定看得上自己,等到福克斯撤资后,自己再去投资,那就是雪中送炭,那就是在救他的命,那自己参与《指环王》製作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方致远不知道福克斯具体什么时候撤资。
不过他知道福克斯是在《英国病人》预售不佳后撤资的。
而电影在欧洲预售,不是柏林电影节,就是坎城电影节。
《英国病人》是在1995年夏天开机的,
那预售时间不是明年2月的柏林,就是明年5月的夏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