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红黑宇宙队的新时代!
“45分钟的激烈战斗结束!”
“双方你来我往,ac米兰暂时领先多特蒙德一球!”
“来看看双方的射门次数和威胁进攻比赛的悬念仍然很大。”
“德国人习惯在下半场发力,他们在赛场上是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倒的!”
“著名球星莱因克尔曾说过,足球就是22个人在场上奔跑,最后德国人获胜的游戏。”
“多特蒙德队內拥有多名德国国脚,同样拥有这样强悍、顽强的作风。”
“所以一球的领先优势,確实不算什么。”
“让我们稍作休息,十五分钟后马上回来!”
“新盖中盖,一片顶五片,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
“为什么追我?我要急支浆!”
“喂,小丽啊?”
双方球员们都迅速进入球员通道。
ac米兰更衣室。
温格亲自拉过战术板。
鼓励了一番球员,继续进行下半场的分析。
“我们不能一味地控场。”
“在合理的时间节点,必须进行猛攻!”
“下半场还要注意里肯,他肯定会被换上场。”
“踢尤文的时候他表现非常不错,我们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球员们心领神会。
里肯是近年来德国足坛涌现出来的超新星。
他年纪跟罗逸、罗纳尔多差不多,但也是已经从1993-1994赛季开始就在多特蒙德一线队踢上球,並且逐渐站稳脚跟。
在德国足球逐渐老化的这段时期,人们都把振兴德国足球的重担加在了他的身上。
他也是跟皮耶罗、劳尔被並称为欧洲足坛的三大金童。
所以温格提出要重视他,也是理所当然的。
只是从罗逸的穿越者角度来说,当然清楚里肯其实也是“伤仲永”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前世,这个赛季就是里肯最高光的一个赛季了!
此后他的竞技状態一直是起起伏伏。
以后的几年,里肯的状態就和多特蒙德一样起起落落,歷尽风雨。
德国媒体因此称他为“永久的新秀”,意思是说总能看见他星光乍现,但却无法看见他持续闪亮!
后来他也没有入选98世界盃的德国队阵容,而虽然参加了2002世界盃,却一场都没有上。
因此现在的老球迷如果提起里肯,也就只能记得他在欧冠决赛上对尤文图斯的那个进球了·
罗逸现在反而是在想一个奇怪的事情。
“如果上半场领先了三个球,那么会有人开香檳吗?”罗逸不禁想到。
在伊斯塔布尔之夜,那个半场开香檳的传闻,已经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出圈的梗。
有人说是舍甫琴柯开的,但后来也被当事人给否认了。
但不管怎么样,今天罗逸一定是不会让逆转的事情发生的!
多特蒙德更衣室。
虽然落后,但大家也是在互相鼓励。
萨默尔作为队长,更是大声鼓舞著队友,
希斯菲尔德示意眾人安静下来:
“我们还有很多机会!”
“比赛还没结束!”
“不要著急!”
“我已经找到突破点了!”
隨即在战术板拨动磁旗。
他在分配人员限制ac米兰前场三名球员的联繫。
完全破坏米兰的传控体系是很困难的。
但如果能够限制住他们的前锋,那至少可以减少对手面对门將的机会。
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很快结束。
隨著裁判组与球员的入场,奥林匹克球场恢復了喧囂。
“观眾朋友们晚上好,欢迎回来。”
“现在为您直播的是1996-1997赛季,欧冠决赛的下半场!”
“目前比分是ac米兰1:0领先多特蒙德!”
“罗逸用一次野蛮衝击,打进了一个漂亮的进球。”
“双方都暂时没有对阵容做出调整。”
“一般情况下,在半场休息时就换人是比较少见的。”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不是有球员受伤,那就是可能有大比分了。”
“这样落后一方的教练才会对自己上半场的战术和首发进行否定.—”
其实黄健翔说的对,也不对。
因为不同风格的教练,换人方式也不一样。
有的教练,换人是有点固化的。
比如98世界盃上的巴西队,在七十多分钟后把贝贝托下,换上德尼尔森,几乎已经是每场必然出现的。
后来在皇马的齐达內,也有一个固定的换人:60-70分钟,撤下伊斯科,换上贝尔。
但有的教练呢,就会比较灵活,全看他当时想不想整活。
就像恩里克和瓜迪奥拉,有时候没发生啥事,在半场就开始换人。
然后会在全场比赛结束、且比分落后的时候,一个换人名额也没用—
哗!
伴隨著主裁判的一声哨响。
下半场比赛正式开始。
ac米兰球权。
维阿开球。
球迅速又回到了米兰的后场,开始耐心地传导。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ac米兰球迷的欢呼声,成为了慕尼黑之夜的主旋律。
多特蒙德球迷渐渐陷入沉默,
但他们也没有失去信心。
他们已经看到,那个身披著训练背心的黄衣少年,已经在场边热身了。
德国的希望之星一一里肯!
有意思的是,他身披著的,同样是18號。
等他上场,多特蒙德一定在进攻上会有转机的!
接下来的比赛,多特蒙德球员的防守动作渐渐变大。
里德尔在一次定位球防守中,忍不住捶了卡洛斯一下。
今天实在是被卡洛斯抢断太多次了,心里总是有点屈的。
卡洛斯痛苦倒地伴隨著奥林匹克球场的嘘声四起。
主裁判对里德尔出示了一张黄牌。
如果不给牌的话,这场比赛会彻底失控,
米兰那边,卡洛斯倒还好,但维埃拉、戴维斯什么的可不是吃素的!
比赛第60分钟。
罗逸於四十米区域分球,隨即在高速前插的过程中,被科勒尔的手肘顶中了脸!
短暂的剧痛,让他整个人倒在了地上。
奥林匹克球场再次被嘘声笼罩。
主裁判没有吹停比赛,示意红黑军团进攻有利。
紧接著。
持球推进的罗纳尔多,被萨默尔放倒,足球滚出了界外。
“这段时间多特蒙德的防守动作越来越大啊!”
“可能是一种战术。”
“对付传控的方法之一,是让比赛变得支离破碎。”
“镜头给到罗逸特写。还好没什么事。”
“罗逸的身体真的是耐操啊!”
“要成为一代巨星,身体真的非常重要。”
“如果范巴斯滕不是早早退役,他的成就一定会比现在要大很多。”
“希望罗逸和罗纳尔多这样的天才少年,以后不要受到伤病的困扰吧!”
场边。
塔索蒂和温格向第四官员疯狂投诉。
不过科勒尔倒是过来主动把罗逸拉了起来,並向他表示歉意。
罗逸挥挥手,表示无碍。
“如果不犯规,我实在防不住你啊!”科勒尔心想。
教练安排的战术肯定是要执行的,但科勒尔对罗逸的欣赏也是发自內心的。
比赛恢復。
第70分钟。
“维埃拉跟科勒尔在拼抢。”
“哎呀,维埃拉这个动作有点大啊,直接把科勒尔给推翻了。”
“主裁判示意进攻犯规!”
“怎么感觉这是维埃拉给罗逸出气呢?”
“哦?导播镜头给到了第四官员。”
“希斯菲尔德要换人了。”
“我们看到里肯站在了中圈线外!”
“毫无疑问,换下的人会是海因利希!”
“多特蒙德的阵型將要从4-4-2变成4-3-3!”
里肯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擅长踢九號半的球员。
同时他也可以踢前腰、前锋,以及右边锋或右前卫。
现在上来,他就是顶到最前面,跟里德尔和查普伊萨特形成了三前锋。
“里肯是破传控与高位防线的大杀器啊。”
“他在球场上可以根据球队战术需要,灵活地在进攻线与中场之间切换,为球队的进攻组织提供多种选择。”
“同时里肯拥有出色的脚下技术,盘带和控球能力较强,能够在对方防线中穿梭,凭藉细腻的技术突破对手的防守。”
“他具备很强的得分能力,尤其是擅长远射,其射出的球速度快、力量大,往往能给对方球门造成很大威胁。”
“嗯?”
“温格也做出了一个换人调整。”
“他用安布罗西尼换下了巴乔。”
“这样阵型会变成一个4-4-2。”
“有意思,两队的阵型互换了。”
“温格这是要加强防守了。』
“同时在战术层面上,也是对多特蒙德这次换人的一种直接反制!”
“罗逸+戴维斯+维埃拉+安布罗西尼!硬度拉满!”
“真不愧是温格,世界名帅啊!”
比赛恢復。
多特蒙德发出界外球。
落后一球的多特蒙德,掀起了进攻狂潮!
“角色互换。”
“红黑军团全队后撤,让罗逸顶在了锋线最前端?”
“嗯。不是。”
“感觉安布罗西尼上来后,罗逸又可以踢九號半了。”
“这个4-4-2,倒是更像是温格在上个赛季使用的4-3-1-2。”
场边。
塔索蒂有点紧张。
温格一脸自信,顺利地把拉链拉好。
“我们现在是要防守,但也不能完全防守。”
“要保持对多特蒙德的威力!”
“罗逸站在低位阵型的前端,具备著欧洲最令人胆寒的威力!”
面对进入低位防守、大巴形態的ac米兰。
科勒尔轻鬆带球衝过了中圈线,
多特蒙德阵型迅速拉开宽度,构建推进纵深,
三名中场前移。
按以往来说,对手面对穆勒和保罗·索萨的正面推进时,会在上抢与退守之前犹豫。
但是这支ac米兰不会。
领先一球,低位蹲坑退守,伺机打反击!
“里肯很需要空间和球权,但现在球也传不到他所在右路啊。”
“ac米兰大部分防守力量在盯著里肯,將这名德国新星当做最大的威胁。”
“多特蒙德如今在阵地战有点被动啊。”
“可能要依赖穆勒切换成持球爆点“保罗·索萨,漂亮的传球!”
“里德尔!”
“哎呀,停下球过不去啊,被迫降速。”
“球丟了。”
“维埃拉,立功了!”
“危险!”
“现在顶在ac米兰阵型最前端的—是罗逸!”
维埃拉把球传给了德塞利。
德塞利的长传脚法也不错。
呼!
足球快速上升,在半空中拉出了一道轨跡!
直坠中圈线。
此时处於阵型最前端的罗逸,早已启动。
穆勒疯狂回追,追不上。
这个世界真没有几个能追得上全力奔跑的罗逸的!
如果有,基本上也都在ac米兰阵中了·——
现在穆勒与那件红黑色的18號球衣,越来越远!
迎著风。
罗逸抬起右脚,卸下足球。
动作舒展,顺势轻巧扣过了罗伊特,
“罗逸外脚背拨球內扣,又过掉了克里!”
“多特蒙德的半场,成为了他的后园!”
“萨默尔。”
“两位顶级球星,正面对决!”
萨默尔退守过程中保持匀速。
依旧是侧身状態。
保中放边。
这个时期,他可以说是欧洲最强的后卫之一。
就算是跟米兰这边的马尔蒂尼比,也並不落下风。
现在他的余光观察著罗逸的步幅与节奏。
心中掐算著一对一的攻防间距。
来吧。
单挑!
ac米兰球迷紧张万分,死死盯著场上的红黑箭条衫18號。
数万人的肾上腺素在此刻升!
画面定格。
罗逸动了。
他先把球推向萨默尔的左侧,
然后猛蹬草皮。
二次提速!
整个人从萨默尔的右侧绕过!
人球分过!
贝尔式的爆发突破!
把球传给三秒后的自己!
欧洲最强的后卫,被当成了障碍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