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站在一旁,表面平静,內心却在仔细观察著每位专家的反应。
他注意到一位年轻些的专家在看到硬度测试结果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而伊万诺夫在拿到拉伸测试报告时,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然后又舒展开来。
“这种均匀性...很不寻常。“伊万诺夫低声对身边的人说道,但声音刚好能让李铭听到。
三个小时后,各项测试基本完成,伊万诺夫团队聚在一起小声討论著结果。
李铭故意走到一旁,给他们留出空间,但通过玻璃的反射,他能大致看到他们的表情变化。
“各位专家,测试结果如何?“赵部长忍不住上前问道。
伊万诺夫深深看了李铭一眼,然后说:“坦率地说,这批钢材的质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抗拉强度稳定在每平方毫米58公斤,延展性23%,硬度均匀...这在同类钢材中属於上乘水平。“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该如何措辞:“不过,说实话,我很好奇你们是如何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生產出这种品质的钢材的?“
李铭谦虚地笑了笑:“主要是转炉技术上的一些小创新,再加上工人师傅们的辛勤劳动。当然,与北极熊先进的冶金技术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伊万诺夫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这批钢材確实达到了合同要求,我们可以签署验收文件了。“
他转向身边的秘书,低声说了几句,秘书立即递上一份文件。
伊万诺夫在文件上签了字,然后递给李铭:“这是我们对首批5000吨钢材的验收报告,同时,我们决定增加订单量——再追加30000吨,价格与首批相同。“
李铭心中一喜,但表面上只是平静地接过文件:
“感谢北极熊对我们產品的认可,我们一定按时保质完成生產任务。“
伊万诺夫突然话锋一转:“不过,年轻人,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
他的语气中带著一丝轻视和居高临下的傲慢,
“这种钢材在我们北极熊极寒地区的使用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你们的技术显然还不够成熟,无法完全理解极寒环境对金属材料的影响。不过没关係,我们的工程师会做好相应的技术处理。“
李铭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
“教授提醒得非常及时!实际上,我们在研发过程中確实注意到,这种钢材在极寒环境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小的性能变化。所以我想特別强调,此类钢材可能並不完全適合用於极寒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比如铁路、桥樑或者油气管道等。“
伊万诺夫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不屑的笑容:
“年轻人,这就是你们技术不成熟的表现。北极熊的冶金技术已有几十年歷史,我们对极寒环境下的材料行为有著深刻理解。你们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实际上,这批钢材將主要用於我们的西伯利亚铁路扩建项目和新建的几条油气管道。“
李铭故作惊讶和感激:“是这样啊!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还担心自己的技术不够成熟呢。有北极熊专家的指导,我们就放心多了。“
伊万诺夫满意地拍了拍李铭的肩膀:“年轻人,多向我们学习,总有一天你们也能掌握真正的冶金技术。“
签署完所有文件后,北极熊代表团离开了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