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出在燃料配比上,“李铭检查了测试数据,迅速指出,“把氧化剂比例提高5%,同时修改喷嘴角度...“
工程师们像记笔记的学生一样认真记录著,有人甚至掏出了小本子。
另一边,“蜂刺“可携式飞弹的红外製导系统也遇到了困难。
“太灵敏了导致误判,太迟钝又锁不住目標,“年轻工程师张小川挠著头,“这平衡太难把握了。“
李铭笑了:“想像一下你在看跑步比赛,如何从人群中只盯住领跑者?“
张小川一愣:“我...我会找他们的衣服顏色,跑姿特徵...“
“没错,“李铭点点头,“我们也可以设置'特徵识別',不仅仅看热源强度,还结合热源轮廓、变化频率等...“
张小川眼前一亮:“原来如此!“
就这样,困难一个接一个被克服。
李铭不仅提供技术方案,还亲自参与每个环节的测试和调整。他那看似不可能的设计,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
日光从窗缝中斜射进来,照在满桌图纸上。
李铭打了个哈欠,捏了捏酸痛的脖子,看著面前已经完成的防空系统设计草图。
工作了一整夜,他总算把所有细节都完善好了。
就在这时,赵部长急匆匆地推门而入,脸上的表情比见了鬼还惊讶。
“李总师!大新闻!天大的新闻!白头鹰军方彻底疯了!“
李铭一愣:“什么情况?“
赵部长手里拿著一份电报和几份报纸,激动得手都在抖:
“我们的胜利,被国际媒体知道了!现在全世界都在议论这件事!“
李铭接过报纸,头版赫然是几个大字:“白头鹰空军白头山战场遭遇毁灭性打击?36架先进战机仅3架返航!“
另一份报纸则是:“神秘武器?一支白头鹰机械化部队在十分钟內被彻底摧毁!“
...
皇家国,《每日纪事报》总部
资深军事编辑汤普森刚放下电话,脸色苍白如纸,双手甚至还在微微颤抖。
“上帝啊...“他喃喃自语,“这消息要是发出去,整个军事格局都要变了。“
主编推门进来:“汤姆,今天的头条定好了吗?时间不多了。“
“头条?“汤普森抬起头,眼神恍惚,
“我刚刚接到消息,白头鹰在白头山战场上吃了大亏,简直是惨败,他们派出的36架最先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只有3架飞回来。“
“什么?!“主编大步走过来,一把抓过汤普森桌上的笔记,“谁干的?北极熊?“
“不是,是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