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头鹰的高调宣传不同,龙国对这场即將到来的决战採取了低调的姿態。
没有媒体宣传,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默默的准备和等待。
“李总师,“赵部长看著作战地图,声音低沉,“您真的確定我们能应对这种规模的空袭吗?“
李铭嘴角微微上扬:“忘了我们的新雷达系统了?这可是整个防空网络的眼睛。“
远离指挥部几十公里外的山顶上,一套新型远程预警雷达正昼夜不停地运转著。
这是李铭亲手设计的系统,能够探测300公里外的飞机,远远超过了当时任何国家的雷达性能。
雷达站里,技术人员们紧盯著屏幕,记录著每一个可疑信號。
“看到了吗?“李铭指著沙盘上的几个位置,
“我们已经在这些地方设置了诱饵目標。白头鹰的侦察机肯定已经拍到了这些假雷达站和防空阵地。他们会把主要火力用在这些地方,而我们的真正阵地...“
他的手指移到了地图边缘几个不起眼的標记。
赵部长恍然大悟:“声东击西!“
李铭点点头:“白头鹰一贯的做法是先摧毁雷达站和防空阵地,为轰炸机开路。我们就让他们以为自己成功了。“
指挥室的角落里,一位年轻通讯员正在低声背诵操作程序:
“发现敌机,立即通知各防空单位,保持无线电静默,只接收不发送...“
李铭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紧张吗?“
通讯员猛地站直身体:“报告李总师,不紧张!“
李铭笑了:“紧张是正常的。记住,我们面对的是数量优势的敌人,但我们有技术优势和准备充分的防御系统。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按照训练的程序操作。“
“是!“通讯员敬了个標准的军礼,眼神中的紧张被坚定所取代。
与此同时,防空阵地上的士兵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
“飞龙-1“飞弹发射架已经全部校准完毕,飞弹技师们正在逐一检查每个系统。
“这玩意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一名新来的技师小声问。
老技师微微一笑:“上次测试,35公里外的靶机,一发入魂。放心吧,按照程序来就行。“
几公里外的一处隱蔽山坳里,廖刚上校正在巡视他的“山猫“火箭炮阵地。
“李总师说白头鹰会派大量战机,从多个方向攻击,“他对连队长们说,
“所以我们的射击必须精確、迅速。记住,一个波次只有几秒钟的射击窗口。“
“上校,“一名连长试探著问,“万一我们的弹药不够怎么办?“
廖刚扬起眉毛:“我告诉你,李总师连这个都算准了。每个阵地的弹药储备都是平时的三倍。就算打上三天三夜也够用。“
最前线的山地阵地上,步兵连队正在熟悉新配发的“蜂刺“可携式防空飞弹。
“瞄准,锁定,发射,“一名教官不厌其烦地演示著,“记住,听到'嘀嘀'声才能发射。“
年轻的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操作著这种从未见过的武器,脸上既有紧张,也有兴奋。
夜幕降临,白头山的山峦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星光下,分散在各处的防空阵地保持著高度警戒。没有灯光,没有声音,仿佛整个防线都在屏息等待。
李铭站在指挥部外的小山坡上,抬头望著满天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