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雷达屏幕上爆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几十个小亮点同时出现在西北方向。
“发现敌机编队!“张小川几乎是喊出来的,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距离280公里,正以高速接近!数量...数量超过50架!“
李铭早有准备,表情镇定如常:“开始记录。启动防空系统自动跟踪模式,但不要发出任何信號。让他们以为我们没有察觉。“
警报声在指挥部內迴荡,但外面的部队仍保持著沉默,按照事先的计划,不做任何反应,只是静静等待敌人飞入预设的火力网。
李铭走到沙盘前,目光如炬:“传令下去,所有单位保持无线电静默,按计划行动。让白头鹰尽情地'雷霆出击'吧。“
……
白头鹰第一波次的f-86“佩刀“战斗机编队呼啸著划破长空,尾部拖曳著白色的凝结尾跡,在清晨的天空中显得格外醒目。
领队飞行员麦克森上尉通过无线电指挥著整个编队:
“距离目標区域还有五分钟,所有飞机保持高度8000米,准备进行第一阶段打击。目標是龙国前线的雷达站和防空阵地。“
他看了看雷达屏幕,满意地发现没有任何敌机跡象:
“看来我们的突袭非常成功,他们毫无防备。“
第二波次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紧隨其后,每架飞机的腹部都掛满了炸弹,准备对龙国的军事设施和补给线进行毁灭性打击。
第三波次则是混合编队,从多个方向同时进攻,確保龙国防线不会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这是白头鹰自白头山战爭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空中行动,几乎调动了远东所有可用的空中力量。
地面部队也不甘示弱。
几十辆m46“巴顿“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机械化部队正沿著山谷向龙国阵地推进,坦克炮管前指,装甲车上的士兵全副武装,士气高昂。
……
梓洲指挥中心,买阿瑟將军站在大型沙盘前,满意地看著各个单位的行动標记。
“完美,“他对周围的参谋们说,“我们的地空协同进攻將彻底粉碎龙国的防线。三天之內,白头山战场將重回我们掌控。“
特別搭建的媒体观察台上,数十名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架起长枪短炮,准备记录这场“歷史性胜利“的每一个细节。
《世日报》的资深记者汤普森已经在笔记本上写好了开头:
“白头鹰的铁翼展现无上威力,龙国防线在雷霆打击下土崩瓦解...“
“看那边!“一名年轻记者兴奋地指著远处的山脉,“第一波战机已经开始攻击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天际,只见几十个小黑点从高空俯衝而下,朝著龙国阵地扑去。
远处的白头山村庄里,当地百姓站在屋顶和高处,忐忑不安地望著天空。
这些饱受战爭蹂躪的人们,眼中既有对白头鹰的恐惧,也有对龙国军队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