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点点头,將“龙炎-1“的设计图铺在桌上:“不仅是应对方案,而是一种全新的武器系统——'龙炎-1'远程火箭炮。“
赵部长戴上老镜,俯身研究起图纸,隨著阅读的深入,他的表情从好奇变成了震惊,最后是难以置信的狂喜。
“这...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赵部长声音都在颤抖,“80公里射程?还有制导能力?李总师,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李铭平静地回答:“从截获的情报中,我分析出白头鹰的'火箭计划'可能是一种远程火箭系统。为了应对这种威胁,我开始研究火箭技术的可能性,最终设计出了这套系统。“
赵部长摇著头,仍然难以相信:“但这种技术...即使是北极熊,也只有类似卡秋莎那样的无制导火箭炮。制导技术可是当前的世界性难题!“
“关键在於'龙眼'制导系统。“李铭指著另一张图纸,“它利用地面雷达站提供的数据,通过简单但有效的机械调整装置,可以在飞行中微调火箭轨跡。虽然原理简单,但足以让命中精度提高到实用水平。“
赵部长仔细研究著制导系统的图纸,点点头:“確实巧妙...而且看起来,这套系统似乎並不需要太复杂的工业基础就能生產?“
“正是如此。“李铭指著图纸上的注释,“我特意设计了简化版的制导系统,可以使用我们现有的工业能力生產。当然,精度会比理论值低一些,但仍然远超无制导火箭。“
赵部长的眼睛越来越亮:“这意味著我们不仅能够应对白头鹰的威胁,还能在远程打击能力上超越他们!“
“不仅如此,“李铭补充道,“这套系统的另一大优势是机动性强。整个发射装置安装在卡车底盘上,可以快速转移阵地,避免敌人的反制。发射后30分钟內就能转移到新位置,大大降低被发现和打击的风险。“
赵部长深吸一口气,將图纸仔细叠好:“李总师,这又是一项战略性突破。我会立即向上级匯报,申请启动'龙炎'项目。考虑到前线战况紧急,这个项目可能会得到最高优先级。“
李铭点点头:“越快越好。根据我的估计,白头鹰的'火箭计划'可能在一个月內就会部署到前线。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
“对了,“李铭又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我设计的反火箭防御预案,包括雷达预警网升级、防御工事优化和应急反制措施。即使敌人的火箭计划得逞,我们也有应对之策。“
待赵部长离开后,李铭再次取出那份被压在下面的运载火箭设计图,陷入沉思。
这项技术远比“龙炎“火箭炮更具战略意义,但现在还不是公开的时候。
“先解决眼前的战爭危机,再考虑未来的星辰大海。“李铭自言自语,小心翼翼地將图纸锁进了保险柜,等待更合適的时机。
……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正当他沉浸在思考中,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李总师!好消息!“年轻工程师小王兴奋地衝进来,“主炮测试成功了!125毫米滑膛炮的初速达到了1480米/秒,比设计目標只差一点点!“
李铭眼前一亮:“太好了!炮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