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脸色凝重:“战爭本身就是地狱。我们研发这些武器,不是为了製造更多的痛苦,而是为了儘快结束战爭,减少总体伤亡。“
集束炸弹的测试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一枚主弹在空中释放出数十枚子弹,覆盖了约一公顷的区域,每一枚子弹都能对轻型装甲车辆造成致命伤害,对人员的杀伤更是惨烈。
测试结束后,杨將军亲自到场视察,看过武器效果后,他久久不能言语。
“李总师,“最后杨將军沉重地说,“这些武器...太厉害了。如果配合我们的'龙炎'火箭炮使用,敌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李铭点点头:“將军,我想强调的是,这些武器具有极强的心理震慑作用。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使用它们,迫使敌军回到谈判桌前,而不是真的在大范围內使用,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杨將军若有所思:“你说得对。有时候,武器的震慑力比实际杀伤力更重要。“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红星厂开足马力,生產了第一批作战用的白磷弹和集束炸弹,同时加紧生產配套的“龙炎-2“多管火箭炮系统。
李铭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確保武器的质量和安全性。
……
红星厂深处的秘密靶场被重兵把守,周围三公里內所有平民都被疏散。今天將进行一场绝密的武器测试,连参加观摩的军方高层都要经过三重身份验证才能进入。
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李铭已经在靶场检查最后的测试准备工作。
“目標区域的假人和废旧装甲车都布置好了吗?“李铭问负责靶场的王工程师。
“都按照您的要求安排好了,李总师。“王工程师指向远处,“a区模擬敌军步兵阵地,b区模擬装甲集群,c区模擬工事和指挥所。每个区域都安装了高速摄像机和各种测量设备。“
李铭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確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我要看到每一个细节的数据。“
七点整,观摩团队到达。杨將军带头,身后跟著十几位军方高层和科研人员。与以往不同,这次连总部都派来了两位將军级別的观察员。
“李总师,听说这次测试的是两种全新武器?“杨將军边走边问,“连名字都保密得这么严格?“
李铭神秘一笑:“將军很快就能见识到了。这两种武器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火力打击模式。“
眾人在观察台就座,李铭拿起话筒开始简短介绍:
“各位首长,同志们,今天我们將测试两种全新研发的战术火箭弹——代號'白龙'和'群星'。它们都可以装载在我们的'龙炎'火箭炮系统上,但威力和作用机制与常规弹药有本质区別。“
李铭指向远处的发射架,那里已经架设好了特製的测试发射装置。
“首先测试的是'白龙'弹,它的主要特点是能產生极高温度的持续燃烧效果,同时释放大量烟雾,可以同时起到杀伤和烟幕掩护的双重作用。“
站在一旁的技术人员递上发射控制器,李铭接过,问道:“准备好了吗?“
得到確认后,李铭按下了发射按钮。一声尖啸,火箭弹拖著白烟呼啸而出,几秒后落在a区模擬的“敌军阵地“上。
最初只有一声闷响,烟尘飞扬,眾人微微皱眉,似乎有些失望——威力看起来比普通炮弹还小。
然而,就在下一秒,整个靶场的气氛突变!
一团刺眼的白光在爆炸点爆开,隨即形成一片炽热的火海,浓烟滚滚。更令人震惊的是,火焰竟然像有生命一样迅速扩散,吞噬了方圆数十米內的一切物体。假人被瞬间点燃,装甲车的油漆开始剥落冒烟,甚至连土壤表面都被烤得发黑冒烟。
“这...这是什么东西?“一位將军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所见。
李铭平静地解释:“这是白磷弹。白磷遇空气会自燃,燃烧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更重要的是,这种燃烧几乎不可能用常规方法扑灭,除非完全隔绝空气。“
为了验证这一点,靶场工作人员开启了紧急喷水系统,大量水柱喷向火焰。然而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水柱不但没能扑灭火焰,反而让燃烧变得更加剧烈,因为水滴將白磷颗粒四处溅射,扩大了燃烧范围。
“天啊...“杨將军喃喃自语,“这简直是...活生生的地狱火。“
李铭继续道:“白磷弹除了高温燃烧效果外,还能產生剧毒烟雾,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在实战中,它不仅能对敌方人员和轻型装备造成毁灭性打击,还能形成烟幕,掩护我方行动。“
观摩台上的军官们面面相覷,震惊之色溢於言表。有几位年长的將军甚至脸色发白,似乎在想像这种武器用於实战会是怎样一种恐怖景象。
“接下来,请各位观察'群星'弹的效果。“李铭示意大家將注意力转向b区,那里模擬了敌军装甲集群。
第二枚火箭弹呼啸而出,但这次的爆炸场景更加诡异——火箭在离地面约100米高度突然炸开,释放出数十个小型弹头,它们如雨点般散落在大约300米x200米的范围內。
当这些小型弹头纷纷爆炸时,整个b区仿佛被一片密集的闪光覆盖,爆炸声连成一片,烟尘瀰漫。当烟尘散去,观摩团队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景象令人震撼——所有装甲车都被不同程度地击穿或掀翻,一些甚至被炸得支离破碎,假人“士兵“更是几乎全部“阵亡“。
“这就是集束炸弹,“李铭解释道,“一个主弹携带多个子弹,可以覆盖大面积目標。这种武器特別適合对付密集的敌军阵地、装甲集群或后勤基地。它的杀伤面积是普通炮弹的数十倍。“
总部派来的一位姓郭的將军终於忍不住问道:“李总师,老实说,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些...技术灵感的?我在军事科学院工作了三十年,从未见过或听说过这样的武器概念。“
李铭早有准备:“郭將军,这些技术並非凭空想像。白磷本身在早期战爭中就有应用,只是没有系统化为先进武器。而集束炸弹的概念,则是从航空炸弹散布原理延伸而来。我只是把已有的科学原理重新组合,应用到了火箭弹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