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张德山问道,语气中充满期待。
李铭环视眾人,然后坚定地说:
“分三条线並行推进。第一,继续完善现有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提高良品率和稳定性。第二,开始设计並製造一批实用型集成电路模块,用於替换电子管计算机中的部分功能单元。第三,启动更高集成度的研究,为未来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做准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位研究人员:“我知道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充满挑战和不確定性。但我相信,在座各位都是龙国最优秀的科研人才,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攻克不了的技术难关。“
会议结束后,大多数研究人员都留了下来,围著那个神奇的小黑方块討论不停。
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真正理解並接受集成电路的理念,思想从最初的质疑转变为理解,再到由衷的震撼和期待。
张德山走到李铭身边,低声说:“李总师,那个小黑方块是怎么回事?我们之前並没有製造出这么复杂的电路啊。“
李铭微微一笑:“这是我个人实验的成果,採用了一些...特殊工艺。重要的是,它展示了可能性,给大家指明了方向。有时候,让人们'看见'未来,比单纯讲解理论更有说服力。“
张德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確实,看到那个小方块,我才真正相信您所说的'未来'。不过,从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到那种程度,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啊...“
“路途遥远但並非不可达,“李铭语气坚定,“关键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接下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进。“
……
军工园区电子研究所,十几位工程师围在一张特製的试验台周围,紧张地屏住呼吸。
檯面上放著一个简易的测试平台,中央是一块小巧的黑色电路板,上面安装著李铭亲手製作的集成电路晶片。
几十根细细的导线从晶片引出,连接到各种测量仪器和指示灯。
整个装置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布局却异常精密。
“准备好了吗?“李铭环视眾人,目光坚定而平静。
张德山深吸一口气:“隨时可以,李总师。“
“好,开始通电。“
吴明小心翼翼地旋转电源开关。
隨著轻微的“咔嗒“一声,电流开始流入系统。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排指示灯上。
起初,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秒...两秒...
“可能有什么地方接触不良,“老工程师王明道有些失望地小声说。
就在这时,第一盏指示灯突然亮了起来,接著是第二盏、第三盏...几乎是眨眼之间,整排指示灯按照预设的逻辑顺序依次亮起,形成一道流动的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