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军方领导开始小声交流,显然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战略价值。
科技部门的王部长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李同志,据我所知,西方国家的计算机技术一直领先我们很多。这项集成电路技术,他们是否也在研发?“
李铭沉思片刻,谨慎作答:“西方確实在研究类似技术,但据我掌握的情报,他们的重点仍在改进电子管和早期电晶体技术上。集成电路作为一个全新概念,我们很可能走在了他们前面,至少是並驾齐驱。“
这个回答在会议室里引起一阵轻微的骚动。龙国在尖端科技领域领先西方?这几乎是不可想像的。
“难以置信,“一位老將军喃喃道,“我们竟然能在这样的高科技领域超越他们。“
李铭补充道:“关键在于思路。我们选择了一条更直接的技术路径,跳过了一些中间阶段,直指终点。这就像下围棋,有时候看似迂迴的路线反而能抢占先机。“
军部领导目光如炬:“李同志,能否现场演示一下这台机器的性能?“
李铭欣然同意:“正有此意。我准备了三个演示案例,分別是炮兵弹道计算、军事物资调配优化和密码破译。“
他打开计算机,输入了第一个计算任务——一道复杂的炮兵弹道计算题,涉及多种变量和环境因素。这类计算在传统方法下,需要一个小队的计算员工作数小时。
李铭按下启动按钮,计算机的指示灯开始有规律地闪烁。不到一秒钟,印表机就输出了完整的结果。
会议室里一片静默,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这一幕。一秒钟內完成如此复杂的计算,这简直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请军方专家验证一下计算结果,“李铭冷静地说。
一位炮兵部队的高级军官走上前,仔细检查了列印出来的数据,然后用难以置信的语气宣布:“计算完全正確,精度甚至超过了我们的標准要求。“
接下来是物资调配优化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运力条件下,將各类军需物资以最高效率运送到不同战区。这是一个典型的多变量优化问题,传统方法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反覆尝试。
计算机再次飞速运转,几秒钟后给出了最优解决方案。军需部门的代表检查后確认,这个方案比他们手工计算的最佳方案还要高效15%。
最后是密码破译演示。李铭输入了一段用某种算法加密的信息,计算机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了破译,还原了原始信息。情报部门的代表惊讶地表示,他们的专业团队需要至少一天时间才能完成类似工作。
三个演示结束后,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台机器的性能彻底震撼了。
一位年长的领导终於打破沉默:“李同志,我必须承认,你和你的团队创造了一个奇蹟。这项技术的价值,恐怕远超我们最初的想像。“
军部领导郑重地问:“產量如何?我们能多快將这种设备装备到部队中去?“
李铭直言不讳:“目前產能有限,工艺还不够成熟,良品率较低。预计今年能生產10台左右,明年可以提高到50台。但隨著技术不断完善,產量会逐年提升。“
高层们对这个数字有些失望,但也理解新技术推广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