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下令:“增加干扰强度,针对姿態传感器。“
太空中,“寒冰“系统的输出功率提高,干扰信號变得更强。
北极熊国控制中心內,异常情况开始显现:“轨道偏差增大,超出预设范围。启动自动修正程序。“
火箭的姿態控制系统开始工作,试图调整飞行轨道。但令人费解的是,每次修正似乎都適得其反,轨道偏差不减反增。
“这不可能!“导航主管惊呼,“修正指令执行了,但火箭反应异常!“
李铭冷静地观察著数据:“他们的备份系统开始接管,减小干扰,让他们'成功',但確保卫星无法进入理想轨道。“
“寒冰“系统调整了输出,干扰强度降低,但频率更加精准,专门针对卫星分离和轨道插入阶段的关键系统。
几分钟后,北极熊国控制中心传来部分喜讯:“卫星分离成功!正在確认轨道参数。“
科学家们鬆了一口气,但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
“轨道不稳定!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数据分析员惊慌地报告,“轨道倾角错误,高度不足,无法维持稳定轨道!“
首座的脸色变得铁青:“这是什么意思?卫星会怎样?“
科学院院长波利亚科夫脸色苍白:“根据当前轨道参数,卫星將无法完成预定任务,可能在几天內就会坠回大气层。“
控制中心陷入一片混乱。这次“半成功“比完全失败更加棘手——卫星確实到达了太空,但很快就会坠落,既不能称为真正的成功,也难以简单地解释为失败。
西北基地的秘密控制室里,李铭关闭了监控系统:“任务完成,北极熊国卫星无法维持稳定轨道,预计3-5天后將重返大气层。“
军方代表满意地点头:“这比直接失败更好,会让他们陷入长时间的技术分析和爭论中。“
李铭站起身,略显疲惫地说:“是的,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他们会继续尝试,而且可能开始怀疑有外部干扰。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同时加快自己的太空计划进度。“
接下来的几天,北极熊国和白头鹰国的高层都陷入了困惑和愤怒中。
北极熊国的卫星在进入太空72小时后坠毁,成为了一个国际笑柄。首座震怒,下令彻查原因,但技术团队无法给出明確解释。
“所有设备都经过了严格测试,所有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內,“波利亚科夫绞尽脑汁地解释,“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轨道异常。“
首座怀疑地问:“会不会是外部干扰?比如白头鹰国的破坏活动?“
情报部长伊万诺夫摇头:“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外部干扰。我们的监测系统没有发现异常信號,发射场周围的安保也万无一失。“
“那就是技术问题?“首座咄咄逼人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