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车辆在峡谷外停下,李铭请眾人徒步前行约五百米,来到一个搭建在山崖上的临时观察平台。从这个位置,可以俯瞰整个峡谷,视野极佳。
峡谷內部空旷而荒凉,除了远处一个半掩在山体中的建筑物(看起来像个简易机库)外,没有任何明显的设施——没有跑道,没有发射塔,没有大型装备。这与大多数军事试验场的布局完全不同。
“就是这里了,各位。“李铭站在观察平台的中央,环顾四周,然后指向峡谷深处,“我们將在这里见证歷史。“
钱司令环顾四周,眉头紧锁:“李总师,恕我直言,这里什么都没有啊。连个像样的跑道都没有,你要展示的'新质战斗力'在哪里?“
“是啊,“徐副主任也忍不住抱怨,“我们大老远赶来,总不会是看这些石头和沙子吧?“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但脸上的疑惑和些许不满也很明显。只有赵司令若有所思,似乎隱约猜到了什么,但也不敢確定。
李铭並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了看表,然后举起对讲机:“准备开始展示,按计划执行。“
他转向眾人,声音突然变得庄重而有力:“诸位首长,今天我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一种彻底顛覆传统航空理念的新型武器系统。“
他指向峡谷中那个简易机库:“跑道,是过去飞行器的枷锁;飞行员,是我们最宝贵但也最脆弱的战爭资源。未来的战爭,需要更高效、更致命、更无畏的利刃。“
李铭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语气平静却震撼人心:“请看,龙国空军的未来——'夜梟'无人战略轰炸机!“
隨著他的话音落下,峡谷深处那个简易机库的大门缓缓打开,从黑暗中推出了一个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庞然大物。
那是一架造型异常流畅、没有任何驾驶舱突起的黑色飞行器。它的大小堪比中型轰炸机,三角形的机身线条极为锐利,表面泛著冷冽的金属光泽。最引人注目的是尾部那个奇特的结构——明显不同於任何常规喷气发动机的矢量喷口系统。
“无...无人?“赵司令失声惊呼,“轰炸机?!“
“这不可能!“徐副主任也忍不住脱口而出,“这么大的飞机,没有飞行员如何控制?而且没有跑道它要怎么起飞?“
李铭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对讲机下令:“开始演示,第一阶段,垂直起飞。“
眾人的目光都紧紧盯著峡谷中那架奇特的飞行器。片刻后,“夜梟“的发动机启动了,发出一种与常规喷气机完全不同的低沉咆哮声。紧接著,令所有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尾部的矢量喷口开始调整角度,向下偏转!
“它要干什么?“有人惊讶地问。
答案很快揭晓。隨著推力的增加,“夜梟“周围的沙尘开始剧烈翻滚,形成一圈向外扩散的气浪。然后,在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这架庞大的飞行器——缓缓地、稳稳地垂直升起,离开了地面!
“天啊!“钱司令倒吸一口冷气,手中的望远镜差点掉落,“它...它在垂直起飞!“
“这不可能!“军工委徐副主任瞪大了眼睛,声音都变了调,“这种体量的飞机,怎么可能垂直起飞?物理原理上就说不通!“
赵司令死死抓住望远镜,手在发抖:“矢量推力...是矢量推力!李总师当初说的是真的...这种技术真的存在!“
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样僵在原地,目光无法从那个悬浮在空中的“铁疙瘩“上移开。在所有已知的航空常识中,这种大型飞行器的垂直起飞是不可能的——直升机可以,但那需要旋翼;小型垂直起降战机在理论上可行,但从未有人成功製造出实用型號。而眼前这架体型堪比轰炸机的庞然大物,却像一片羽毛般轻盈地悬停在半空!
“夜梟“稳稳地悬停在离地约三十米的高度,发动机的轰鸣声在峡谷中迴荡,但飞行姿態却异常稳定,没有任何明显的摇晃或偏移。
“这太不可思议了...“国防科工委钟主任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敬畏,“这种控制精度...没有飞行员的情况下...简直是魔法。“
李铭平静地介绍:“'夜梟'採用的是全新一代矢量推力发动机系统,通过精確控制喷流方向,实现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它不需要跑道,不受机场限制,可以在任何平坦地面起降,甚至包括舰船甲板。“
他停顿一下,让眾人消化这一信息,然后继续:“更重要的是,它是完全无人驾驶的。所有飞行控制、导航和攻击决策都由机载电子系统和地面指挥中心协同完成。这意味著,我们不再需要冒险派遣宝贵的飞行员执行高危任务。“
“这...“钱司令震惊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这技术...至少领先世界二十年!“
李铭微微一笑:“接下来,请观看第二阶段演示——极限机动性能。“
他再次对对讲机下令:“执行'猎鹰'机动序列。“
隨著命令的下达,悬停中的“夜梟“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它的矢量喷口迅速调整角度,整个机身瞬间从静止状態转为近乎垂直的爬升姿態,以惊人的加速度冲向高空!
“这加速度!“赵司令惊呼,“比我见过的任何战机都要强!“
更令人震惊的是接下来的表演。“夜梟“在达到一定高度后,突然改变飞行方向,做出一个在常规空气动力学理论中几乎不可能的急转弯——几乎是直角转向!没有任何明显的过渡弧线,没有常规飞机那种大幅度的倾斜和盘旋,仅仅是通过矢量喷口的瞬间调整,就完成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机动。
“这...这不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军工委的一位总工程师失声惊呼,“常规飞机的转弯半径受到速度和机动极限的制约,不可能实现这种几乎是'折线'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