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四合院:五零开局,悟性逆天 > 第394章 鸿蒙系统

第394章 鸿蒙系统

最具挑战性的是散热问题。如此高密度的集成电路必然会產生大量热量,而五十年代的冷却技术远远不够。李铭设计了一种创新的液冷系统,利用特殊的冷却液和微型循环泵,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这套系统看起来有些“过度工程化“,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確实是最可行的解决方案。

隨著项目的推进,那些最初持怀疑態度的专家成了最狂热的支持者。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为现实,亲手参与了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

“李总师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电路设计专家张教授在一次內部会议上激动地说,“他对电子学的理解超越了我们所有人。有时候我觉得他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人,而是来自未来的使者...“

这句无心的玩笑话让李铭差点呛到,但他很快恢復镇定,將话题转向了下一个技术难关。

在李铭的亲自督导下,“盘古“原型机的各个部分逐渐成型。处理器晶片经过十几次改进,终於达到了设计指標;存储系统通过了全部稳定性测试;输入输出设备也完成了基础功能验证。

最令人惊嘆的是显示系统。传统的阴极射线管被彻底重新设计,採用了全新的电子束控制技术,实现了点阵化显示。当第一个图形——一个简单的方块——出现在屏幕上时,整个团队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我们做到了!“显示技术专家王博士激动得眼含泪水,“这不仅仅是一个方块,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六个月后,“盘古“原型机的主要硬体部分已经完成组装,正在进行系统集成测试。这台机器比最初设计的“冰箱大小“还要大一些,但比当时世界上任何一台计算机都要小得多,更重要的是,它的计算能力已经在初步测试中显示出惊人的潜力。

李铭站在这台原型机前,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知道这台看起来原始的机器在二十一世纪连儿童玩具都不如,但在五十年代,它代表著一场真正的革命——硅基革命。

就在这时,王教授激动地跑进实验室:“李总师,cpu最后一次测试成功了!性能比预期还要高10%!我们可以开始系统集成了!“

李铭点点头:“很好,准备最后的组装。两周后,我们將见证'盘古'的诞生。“

实验室里的工程师们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的眼中闪烁著近乎狂热的光芒。在过去的六个月里,他们亲手创造了一个“奇蹟“,一个按照常规技术发展路线至少要二十年后才会出现的系统。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任何其他项目都无法比擬的。

“李总师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普罗米修斯,“一位年轻工程师激动地说,“他从未来带来了火种,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这个无意中说出真相的比喻让周围人大笑,但李铭却有一瞬间的恍惚。是啊,他確实是从未来带来了“火种“,但与神话不同,他不会因此受罚,而是要用这火种点燃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由龙国引领的资讯时代。

龙湾基地零號实验室,深夜。

李铭独自站在一台形似几个大冰箱並排放置的设备前,脸上是罕见的紧张神色。这就是“盘古“原型机——六个月艰苦攻关的结晶,凝聚了数百位顶尖科学家的智慧和汗水,更承载著他这个穿越者赋予龙国的未来希望。

“最后的时刻到了。“李铭深吸一口气,手指轻轻拂过主机箱上简洁的“盘古“二字。

原型机旁边,连接著几个在这个时代看来十分怪异的设备:一台改良版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远比常规雷达屏幕清晰且支持点阵显示;一个类似打字机但布局完全不同的键盘;还有一支连著细线的奇特笔状物——那是李铭亲手打造的第一代“光笔“,简陋但实用的早期交互设备。

门开了,几位核心工程师鱼贯而入。他们都是“盘古“项目的骨干,见证了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都准备好了吗?“李铭问道。

微电子组组长王教授点点头:“处理器最终测试完成,全部参数达標,甚至超出设计指標5%。“

“存储系统?“

“稳定性测试通过,读写速度符合要求。“存储组组长陈博士匯报。

“输入输出接口?“

“全部校准完毕,显示器、键盘和光笔都能正常通讯。“张工程师答道。

李铭满意地点头:“很好,今晚我们將完成系统集成和软体安装,明天上午进行最终演示。“

工程师们交换了一个紧张而期待的眼神。硬体是他们的专长,这部分他们有信心;但软体始终是个谜,李铭坚持亲自负责这部分工作,从不假手於人。他们知道有个名为“鸿蒙“的作业系统,但除了概念介绍外,几乎没人见过它的实际运行。

“李总师,软体部分...真的能搞定吗?“王教授小心翼翼地问,“我们看过那些设计文档,太超前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

李铭微微一笑:“放心,我不会让'盘古'的硬体白白浪费。明天,你们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现在,请大家稍作休息,两小时后回来协助我完成最后的系统集成。“

工程师们虽有疑虑,但对这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蹟的“总师“已然形成无条件信任,纷纷点头离开,为明天的重大时刻保存体力。

等实验室只剩下自己,李铭立刻行动起来。他从特製的保险箱中取出一个金属盒子,里面装著几盘看似普通的磁带,但实际上是他在“小世界“中完成的“鸿蒙“系统和应用软体。这些软体凝聚了他作为穿越者带来的全部信息技术知识,是他给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礼物。

接下来的几小时,李铭全神贯注地进行系统安装和调试。即使以他的知识水平,这项工作也极具挑战性——毕竟是將二十一世纪的软体理念移植到五十年代的硬体上,中间的鸿沟几乎不可跨越。幸好他早有准备,“鸿蒙“系统经过极致优化,已经简化到“盘古“勉强能够负荷的程度。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末日边缘客 亡灵法师:从骷髏分身开始成神 一人之下:让你链气,你成仙了? 四合院炸了,我被逼着重建宇宙! 刚成全县第一,第四天灾来了 红楼晋升之路 从族谱命格开始打造长生仙族 奥特之传奇怪兽训练家 阿姨位高权重,权势滔天! 斗破:桀桀桀,都给我挖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