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仿佛打开了闸门,房间內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討论声。所有人都在兴奋地谈论“盘古“和“鸿蒙“的潜在应用场景,爭论资源分配和发展优先级。
“海军需要优先配备这种系统!“钱司令坚持道,“'鯤鹏'项目正处於关键阶段,有了'盘古'的计算支持,我们能至少提前一年完成设计定型!“
“空军的需求更迫切!“赵司令不甘示弱,“'夜梟'无人机群需要强大的地面控制系统,'盘古'和'璇璣'软体简直就是为此量身定做的!“
“別忘了陆军!“另一位將领插话,“我们的火炮瞄准系统、战场通讯网络、后勤管理,都能从这种计算能力中获益!“
爭论越来越激烈,但与其说是爭吵,不如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所有人都看到了“盘古“和“鸿蒙“所代表的巨大潜力,都希望自己的部门能够优先获得这种革命性技术。
李铭站在一旁,静静地看著这一幕,嘴角掛著一丝满意的微笑。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信息技术对现代战爭和国家发展的关键作用。在原本的歷史中,龙国在这一领域的起步比西方晚了近二十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现在,通过“盘古“和“鸿蒙“,他正在改写这一歷史,为龙国打开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李总师,“副统领突然走到李铭身边,声音略微压低,“这项技术...对我们的优势能持续多久?“
李铭明白副统领在问什么——这是一个关於技术领先性的战略问题。
“以我的估计,至少十年。“李铭平静地回答,“白头鹰国和北极熊国的计算机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他们走的是传统大型机路线,体积庞大,成本高昂,应用受限。'盘古'和'鸿蒙'走的是全新的小型化、图形化、网络化路线,这是一条他们尚未探索的道路。“
副统领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十年...足够了。有了这个'大脑'和我们的核能'心臟',再加上'鯤鹏'、'夜梟'这样的'拳头',龙国將真正崛起为世界强国。“
他转向其他还在热烈討论的高层领导:“同志们,討论先到此为止。我提议立即成立'盘古工程'领导小组,由我亲自掛帅,李铭同志任总工程师,负责'盘古'和'鸿蒙'系统的研发、生產和应用推广。这將是与核电站建设同等优先级的国家战略项目!“
话音刚落,所有人立刻响应,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期待。即使是最初持怀疑態度的徐副主任,现在也是“盘古“的热烈支持者,主动提出要从军工委调配最优秀的电子专家支援项目。
会议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继续进行。高层们开始详细討论“盘古“和“鸿蒙“的应用场景、生產计划和资源分配。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建议和需求,场面一度失控,但这种“失控“恰恰反映了他们对这项技术的极度重视和狂热期待。
“必须优先建立生產线,“钟主任强调,“关键是那些集成电路和存储器,需要最先进的光刻设备和纯净材料。“
“软体开发同样重要,“另一位专家插话,“'天工'和'璇璣'只是开始,我们需要更多针对各领域的专用软体。“
“別忘了人才培养,“有人提醒,“这种全新的计算机系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操作和维护,必须立即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
討论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深入,但每个建议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盘古“和“鸿蒙“所代表的信息革命。
……
龙湾基地,零號实验室。
李铭正专注地审阅著“盘古“计算机的最新测试报告,几名核心工程师围在他身旁,爭论著系统调优的细节问题。
“李总师,如果我们將主频再提高5%,存储器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整体性能——“
话音未落,实验室的红色专线电话突然响起,刺耳的铃声打断了技术討论。李铭微微皱眉,伸手接起。
“什么事?“
“李总师!“电话那头传来龙湾基地总调度张主任激动得近乎颤抖的声音,“'鯤鹏'最后一块主体结构——反应堆舱段吊装刚刚完成!总装已经进入最后衝刺阶段!“
李铭手指猛地收紧,握著电话的指节泛白。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这一刻的歷史意义——在原本的时间线上,这种级別的海上作战平台至少要再等三十年才会出现在龙国。
“我马上过去。“他简短地回答,掛断电话,转向实验室里的眾人,“'盘古'的调试先暂停,'鯤鹏'总装有重要进展,我需要亲自过去看看。“
王教授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看到李铭眼中罕见的兴奋光芒,只是点了点头。
“明白,李总师。我们会整理好今天的测试数据,等您回来再继续。“
李铭快步走出实验室,一辆军绿色吉普车已经在外等候。他跳上车,向驾驶员简短下令:
“去总装车间,最快速度。“
吉普车猛地加速,驶入龙湾基地纵横交错的內部道路网。透过车窗,李铭看到远处巨大的构筑物群——那是专为“鯤鹏“项目建造的特殊厂房,外形看起来像一座巨型飞机库,但规模要大得多。
车子穿过几个检查站,每一站的警卫都比前一站更加严格,持枪士兵的表情也越发肃穆。终於,吉普车停在了一座庞大建筑物前,这里是龙湾基地內部人称“龙巢“的超级总装车间。
李铭下车,抬头望著面前这座灰色巨物。这可能是整个亚洲最大的单体建筑,高达九十多米,长度超过五百米,占地面积堪比小型城镇。而它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容纳那个即將改变海洋力量格局的“怪物“。
李铭快步走向入口,两侧荷枪实弹的警卫立正敬礼。进入第一道安检,他从口袋取出一张特製磁卡,插入读卡器。读卡器发出轻微的嗡鸣声,绿灯亮起。
接著是第二道安检——一台外形笨重的机器,上面连接著一个圆筒状物体。李铭俯身,將眼睛对准圆筒。
“虹膜扫描开始,请保持不动。“机器发出机械女声。
三秒后,机器发出確认音:“身份验证通过,李总师。欢迎回到龙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