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隨我来,“李铭做了个邀请的手势,指向一旁的特製电梯,“我们將登上'鯤鹏'內部,亲眼见证'鯤鹏之心'的启动仪式。“
电梯將一行人带到“鯤鹏“腹部的一个入口处。进入內部后,眾人再次被震撼——內部空间远比想像中宽敞,灯光明亮,各种精密仪器和控制面板排列有序。最令人惊讶的是,这里没有传统军舰內部那种拥挤感和金属质感,反而呈现出一种近乎未来主义的简洁美感。
“这...这不像船舱,“钱司令环顾四周,“更像是某种高科技实验室。“
“'鯤鹏'不是船,也不是飞机,“李铭解释道,“它是一种全新的作战平台,內部布局也完全突破传统设计理念。“
穿过几道压力舱门,一行人来到了“鯤鹏“的核心区域——动力舱。这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中央是一个被半透明防护罩覆盖的复杂设备,周围环绕著数十个控制台,几十名穿著白色工作服的工程师正在紧张地工作。
李铭示意眾人在一个略高的观察平台上就位,然后开始正式介绍:
“各位首长,这就是'鯤鹏之心'——我们为'鯤鹏'特別设计的核动力系统。它是龙国第一套专为海上移动平台设计的小型化核反应堆,也是世界上首个应用於航空母舰级別平台的釷基熔盐堆系统。“
“釷基熔盐堆?“钟主任几乎失声惊呼,眼中闪烁著不敢置信的光芒,“这...这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
作为国防科工委主任,钟主任对核能研究有著深入了解。传统核电站使用的是铀基固体燃料反应堆,而釷基熔盐堆则是一种在五十年代初期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的全新技术,连白头鹰国和北极熊国都尚未实现工程化。
李铭点点头,走向一旁的投影仪,投影出一张复杂的截面图:
“传统铀基反应堆体积庞大,安全性有限,不適合海上移动平台,尤其是像'鯤鹏'这样需要高机动性的系统。釷基熔盐堆则完全不同——它使用液態燃料,体积小,安全性高,功率密度大,最关键的是,几乎不存在堆芯熔毁的风险。“
他转向那个被防护罩覆盖的设备:
“这就是'鯤鹏之心'的核心——熔盐堆。它的体积只有传统船用反应堆的三分之一,但输出功率却高出一倍。燃料是釷盐与铀盐的混合物,呈液態,在高温下循环流动,同时作为冷却剂和中子慢化剂。“
钟主任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李总师,这...这是技术奇蹟!我们的核能研究刚刚起步,连常规压水堆都还在摸索阶段,您却直接跨越到熔盐堆?这至少领先世界二十年!“
“不止二十年,“李铭平静地回应,“按照常规技术发展路线,釷基熔盐堆的商业应用至少要等到下个世纪。但我们现在就做到了。“
他继续解释,指向投影的不同部分:
“熔盐堆最大的优势在於固有安全性。如果系统出现异常,反应堆会自动降温,核反应自然减弱,无需复杂的安全系统干预。此外,万一发生泄漏,熔盐一旦接触低温环境就会迅速凝固,大大减少污染扩散风险。“
副统领眯起眼睛:“这种反应堆的功率输出如何?能支持'鯤鹏'的全部动力需求吗?“
李铭微微一笑:“不仅足够,而且绰绰有余。'鯤鹏之心'的设计输出功率为500兆瓦,可以为整个平台提供近乎无限的航程和持续的高功率支持。简单来说,它一次加注燃料,可以让'鯤鹏'连续航行5年不需补给。“
“五年!“钱司令倒吸一口冷气,“这...这完全改变了海上力量的运作模式!“
“而且,“李铭补充道,“由於採用熔盐技术,反应堆运行过程中几乎没有烟囱排放,红外特徵极低,大大增强了平台的隱蔽性。“
接下来,李铭將眾人引导至另一个区域——推进系统控制室。这里的墙面上掛满了复杂的示意图,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装置,显示著“鯤鹏“底部的推进系统布局。
“动力是关键,但推进系统同样重要,“李铭指向投影,“传统船舶使用螺旋桨推进,传统飞机使用喷气或螺旋桨推进,但'鯤鹏'两者都不是。它採用的是一种全新的矢量电磁推进系统。“
投影切换到一组动態模型,展示了“鯤鹏“底部那排巨大喷口的工作原理:
“核反应堆產生的能量首先转化为电能,然后驱动这些特殊设计的电磁涡轮。每个涡轮都可以360度全方位调整角度,实现精確的矢量控制。简单来说,这些推进器可以向任何方向喷射气流,让'鯤鹏'实现常规船舶和飞机都无法实现的机动性。“
赵司令敏锐地注意到一个关键点:“这系统看起来很像'夜梟'上的矢量推进,只是规模大得多?“
“正是如此,“李铭確认道,“'夜梟'的矢量推进系统是这套系统的小型化版本。我们在'夜梟'上验证了技术可行性,然后將其放大应用到'鯤鹏'上。“
接著,李铭带领眾人来到“鯤鹏“內部最神秘的区域——中央控制室。这是一个圆形空间,四周是环形控制台,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半球形全息投影系统。几十名操作员正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准备即將到来的启动仪式。
“这是'鯤鹏'的大脑,“李铭介绍道,“所有系统的控制和协调都在这里完成。注意看中央的投影系统,这是由'盘古'计算机提供支持的三维態势感知系统,可以实时显示'鯤鹏'的状態和周围环境。“
钟主任讚嘆不已:“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创新了,这是对整个作战平台概念的革命性重构!“
“说得对,“李铭点头,“但真正的革命性在於'鯤鹏'的飞行原理。“
他走向中央投影台,调出一个新的模型——“鯤鹏“的剖面图,特別强调了其底部结构和两侧的巨大“翼“。
“各位首长,我想正式解释一下,为什么'鯤鹏'能够'飞行',以及为什么它被称为'地效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