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盘古计划”第一阶段准备工作截止的“一年之期”,还有最后两周。
世界,正处在一种极其诡异的,混杂著恐惧、期待与歇斯底里的氛围之中。接二连三的“奇蹟”,已经彻底撕碎了西方世界那张名为“科学常识”的安全网。他们从最初的蔑视,到中期的否认,再到如今,一种不愿承认,却又无法忽视的,深深的恐慌。
“他们不可能完成全部!”
“即便前三项有突破,那个『地心炉』,那个万米钻探,也绝不可能在一年內完成!那是需要数十年积累的工程奇蹟!”
“是的,他们必然会在最后一项上失败!我们还有机会!”
这几乎成了敌对阵营最后的,也是最脆弱的心理防线。他们像一群输红了眼的赌徒,將最后的希望,押在了“盘古计划”四大工程中,那个一直最为神秘,也最符合传统工程学认知难度的“地心炉”上。
就在这时,龙国官方,向全世界所有主流媒体,以及各国驻龙国大使馆,发出了一份措辞庄重的邀请函:
“兹定於龙国標准时间,下周一上午十时整,於首都,召开『盘古计划第一阶段准备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届时,將对所有项目进展,进行最终说明与实物演示。敬请拨冗出席。”
这份邀请函,如同一声发令枪响。
全世界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这座东方的古老都城。无数的记者、外交官、情报人员、商业间谍,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潮水般地涌向这里。他们要亲眼见证,这到底是人类歷史上最伟大的崛起,还是最惊天动地的骗局的最终揭晓。
发布会的现场,设在了最宏伟的万人大礼堂。穹顶之上,巨大的红色五角星,在璀璨的灯光下,熠熠生辉,散发著一种庄严而又肃穆的气息。
台下,座无虚席。
前排,是各国的大使和武官,他们正襟危坐,表情凝重。
中间区域,是来自全世界的媒体记者。长枪短炮,严阵以待。a国的记者们,脸上带著一种强作镇定的,审视般的怀疑;欧洲的记者们,则充满了复杂的好奇与探究;而那些来自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记者,眼中则闪烁著毫不掩饰的,炙热的希望。
会场的两侧,还特別设置了几个巨大的,在当时看来技术力惊人的,大屏幕电视。此刻,屏幕上一片漆黑,充满了未知的神秘感。
上午十时整,钟声敲响。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还是那位发言人,还是那身剪裁合体的中山装,还是那副平静如水的表情。他缓步走上主席台,身后,跟著“盘古计划”四大工程的四位分项目总工程师。
他没有一句废话,对著麦克风,用清晰而又沉稳的声音,宣布了开场白:
“各位来宾,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感谢各位,来参加『盘古计划第一阶段准备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
“在一年前,我们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份计划。一年来,我们听到过很多声音。有鼓励,有担忧,也有质疑和嘲笑。”
“今天,我们不准备再做任何语言上的辩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缓缓举起了手。
“因为,事实,胜於雄辩。”
隨著他的手势,他身后的四块巨大屏幕,同时亮起!
第一块屏幕,亮起的是“青龙工程”的標誌。
画面,是东海之滨的地下基地內部的实时景象。
“各位请看,”发言人平静地解说著,“这就是『烛龙一號』反应堆。现在,我们將进行一次完整的,无剪辑的实时演示。”
镜头前,一名工程师,將一桶从海边刚刚提上来的,浑浊的海水,直接倒入了反应堆的进料口。
紧接著,总工程师秦老,亲自下达了“启动”的指令。
嗡鸣声响起。
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住了屏幕上,那几个关键的仪錶盘。
氢气產量……氧气產量……指针瞬间打到了满格!
而最中央的那个,代表著“能量转换效率”的仪表,它的指针,在短暂的波动后,精准地,稳定地,牢牢地,指向了那个已经被全世界能源化学家,爭论了无数个日夜的,魔鬼般的数字——“21.7%”!
现场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这是真的……他们真的可以稳定重现实时演示!”一位法国记者,喃喃自语。
第二块屏幕,亮起的是“羲和工程”的標誌。
画面,切换到了西北戈壁。烈日当空。
镜头,给了一个长达一分钟的,对那些深蓝色太阳能板的特写。那粗糙的,由氧化亚铜和硫化鎘构成的表面,在高清镜头下,清晰可见。
然后,镜头缓缓拉远,露出了这片“太阳能阵列”的全貌。它並不巨大,大约只有一个足球场大小。而在阵列的旁边,赫然是一座小型的,刚刚建成的,纺织厂!
“为了验证『羲和工程』的实际应用能力,”发言人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们用其產生的电力,就地建设了一座小型纺织厂。现在,请看。”
一声令下,纺织厂內,上百台纺织机,同时开始运转!那整齐划一的,充满了工业力量感的轰鸣声,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万人大礼堂!
台下,那些之前还在叫囂“实验室样品毫无意义”的西方记者,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第三块屏幕,亮起的是“风神工程”的標誌。
画面,是北方草原。
这一次,不再是一台原型机。而是一整排,十台巨大的“风神”,如同白色的巨人卫兵,列队在广袤的草原上。
“很多人质疑,『仿生柔性叶片』,无法进行集群控制。现在,我们將进行『集群协同偏航』演示。”
指令下达。
十台巨大的风车,仿佛拥有同一个灵魂一般,以一种整齐划一,充满了韵律感的姿態,缓缓转动巨大的机舱,精准地,同时对准了风来的方向。那场面,带来的视觉衝击力,远比一部电影,要震撼一万倍!
a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直播间里。
那位曾经断言“龙国连准备工作都无法完成”的,德高望重的涡轮机之父,阿尔伯特·霍夫曼博士,正作为特邀嘉宾,进行实时评论。
当他通过卫星转播,看到那十台“风神”如同一个人的手臂般,精准而又优雅地,做出协同动作时,他那端著咖啡杯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地颤抖起来。
他引以为傲的,建立在“刚性”与“精確”之上的,整个现代涡轮机工程学的大厦,在这一刻,被那来自东方的,“柔性”与“智能”的舞蹈,彻底地,无情地,碾压得粉碎。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想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