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五行演道蕴,众生聆玄音!
这法阵让不少修习过阵法一道的散修,皆是看得是一头雾水,半点有用的信息都识别不出。
更别说那些从未修习过阵法之人了。
其实,这就是陈潜的随手涂鸦,不管画成何种样式,都不影响阿卡发挥作用。
散修们如何能知内情,他们只能归结于自身见识太少,对于能改良出这等玄妙法阵的山主大人,心中充满了敬仰。
……
进入山门后,散修们在管理秩序的陈家子弟指引下,缓缓向白玉广场行进。
一身簇新的陈家子弟,声音清朗,对着身旁聚集的百余名散修复述着规则:
“……每日讲道不定时,由山主或夫人主讲,开讲前会有击钟通传,各位可自行关注。”
“白玉台下的‘朝霞坪’已划为摆摊区域,食宿均在新建的待客区内,一切所需均由我陈家承担。望各位道友遵守秩序,谨守礼节,勿生事端。”
“陈管事放心!”一个穿着灰色法衣的中年汉子洪声应道,他身旁跟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另一处,几个结伴而来的年轻男女,正低声议论着昨日潜龙大典的献礼传闻,不时传出一两句轻呼之声。
……
巳时初。
几声清越的钟声,响彻前山区域。
偌大的白玉广场一侧,承天台下,已临时搭起了一个木质讲坛。
坛下不是华贵的桌椅、案几,而是铺设了许多蒲团,各自与前后左右相距不到半丈,看起来密密麻麻的。
不多时,数百个蒲团上,已坐满了早一步到达的散修们。
那些晚到的,只能暗暗跺跺脚,直接盘膝坐到干净的白玉石板上。
没了蒲团的规制,他们坐得就随意多了,也密集了不少。
散修们衣着各异,神情期待,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昨日灵酿的异香,而是各种气息混杂——
有尘土气、丹草味、灵兽气息、炼火余烬等等,仿佛让人置身于万灵仙城的栖霞坊。
讲坛上,也只设了一个蒲团,但大得多,也厚实得多,与台下的相比,这便是“加宽加厚超级豪华版”。
陈潜的身影不知何时已盘坐其上。
他周身气息深邃似渊,与身下的蒲团、脚下的灵脉、乃至整座潜龙山浑然一体。
五行道韵在他身周流转,身形仿似融入了虚空。
又岿然如磐石,仿佛天塌地陷亦不能撼动其半分。
仅仅是坐在那,未发一言,毫无动作,但那份浩瀚广博、生灭轮转之气场,已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了整个白玉广场。
让人一眼望去,便觉心神安宁,杂念顿消。
散修们来之时行色匆匆,但从目视讲坛,盘膝坐下的那一刻起,便自觉地肃整仪表,神情郑重起来。
也不敢交头接耳,肆意懒散。
这转变很是神奇,散修们皆浑然不觉得突兀与不自然,只是本能地要求自己端正态度,凝神静气。
这种场合,对于毫无传承的散修而言,绝对称得上不小的机缘,实力地位上的巨大差距,也会让他们端正态度,但……
效果如此明显,当然少不了陈山主大人的神技迷离波的影响。
巳时三刻,讲道开启。
钟声余韵已散去,白玉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
各色衣袍的散修席地而坐,蒲团外层层迭迭,缝隙间亦挤满了身影。
昨日的灵酿仙馐香气早已被风尘、草药和汗息取代,喧嚣中带着对道的殷切渴盼,汇成一股沉甸甸的氛围。
空气不甚清新通畅,却又奇异地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涤荡,只留下纯粹的修行意念,屏息凝神,目光如炬,齐齐聚焦于承天台下方那座朴素的木质讲坛。
陈潜眼帘轻抬,声音不高,却如地脉深处传来的嗡鸣,直抵坛下每一个人神魂深处:“今日不讲术法精微,不论神识凝炼。道途万法,终归一源。吾所修者,乃循天地五气之流转,依天地五行生克之奥妙,演化五行混元之真意。”
此刻,围绕在承天台周围的,并不止于白玉广场上的诸多散修。
还有站于广场四周的众多陈家族人,客卿供奉。
除此之外,来自命轮界玄珠宫的玄后、星妃、长使、选侍们,也汇聚在青玉回廊内的某处。
听闻玄尊传道,玄珠宫上下所有人,都来了。
几位新晋的妾室小娘子们,昨夜并未得与陈潜亲近的机会,此刻也被陈云依叫到了身边来,一同听陈潜传道。
接下来,陈潜并不拘于言语上的传道,而是化身为天道的演法者!
……
虚空无声荡漾,五色本源光华自他身周倏然亮起,这不是施展法术,而是用神魂意念真意将五行之气显化——
陈潜双手虚按,掌心向下。
刹那间,广场地面发出浑厚低鸣,微微震颤。
“坤厚载物,其德方广。”他的声音带着大地的沉稳,缓缓飘来,“修行者当感其厚德滋养,溯本归元!”
周围所有修士,顿觉一股温厚磅礴的暖流自身下涌起,沁入四肢百骸。
散修人群的边缘,曾根基受损的武大勇身躯剧震,只觉体内虚浮游移的灵气,被这股浑厚的暖流缓缓带动,竟渐渐变得沉凝浑厚起来,一时间便福至心灵,运转起修行功法来。
一道偈语自陈潜口中流淌而出:“身作浑元地,意沉千钧安。万法归根本,不动即巍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