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离家十年,对京城人事早已生疏。
她轻轻拍著女儿的手,耐心的低声解释,“傻孩子,那些人可不是盛家的族亲。”
“你看,那位在外圈气得跺脚的是礼部尚书张大人,旁边那位乐呵呵的是户部尚书,挤在最前面的那个大肚子,是兵部郑尚书,正在和小盛大人说话的是刑部李侍郎,旁边那个年长一点的是刑部沈尚书......”
“哦对,还有远处那位穿著飞鱼服的,是锦衣卫的素指挥使,身后的都是锦衣卫,咦?锦衣卫不是最早来的吗?听说天刚亮就来城门口等著了,怎么站那么远?”
薛夫人每指一个,薛青仪的嘴巴就不自觉地张大一分。
到最后都忘了合上了。
她本以为,昭昭是个因为身怀神通,所以颇得圣心的小女官。
却万万没想到,她的人缘......
不,这已经不是人缘了,这是眾星捧月啊!
这些可都是朝中的大臣,在朝堂中一句话就能掌控无数人生死的大臣啊!
全都跑来城门口亲自迎接她?
就为了祝贺她平安归来?
还有那锦衣卫头子素指挥使,在路上的时候,有听昭昭的心声提起过,说什么是不想失信於人......
现在看来,他其实就是想来接昭昭吧!
这得是多大的面子和威望?!
昭昭才十二岁啊!
薛青仪看著那个在人群中游刃有余,言笑晏晏的小姑娘,心中的震撼无以復加。
这位救命恩人,远比她想像的还要了不起!
震撼之余,她想起正事,连忙对父母说道,“爹爹,娘亲,你们不知道,此番若非他们三人,女儿绝无生还可能,是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嵌入北燕之地將女儿救出。”
“女儿被关了十年,身子早就垮了,是昭昭妹妹给了女儿极其珍贵的丹药,女儿服下后后,身子好了不少了,否则,怕是撑不到回京......”
说著,她眼中又泛起泪光,既是后怕,也是对盛昭的感激。
薛丞相和夫人闻言,心中也满是震惊。
他们三人深入敌营,亲自冒险將女儿救回来已是大恩,竟还赠与了如此神药。
此等恩情,简直是再造之恩!
薛丞相紧紧握住夫人的手,看向盛昭的目光充满了感激。
他低声对家人道,“小盛大人对我薛家恩重如山,日后在朝中,在京城,无论何事,只要不违背国法良心,我薛家必鼎力支持!”
薛家眾人纷纷点头,將此言深深记在心中。
还端坐在马车上的谢容沛,看著下面那叫一个热闹。
薛家是闔家团圆,抱著失而復得的女儿哭作一团。
劭王府是父慈子孝,劭王妃也不停的嘘寒问暖。
盛家那边就更夸张了,昭昭三哥在马上表演杂技,她爹盛將军嘴上骂骂咧咧的,但眼中满是关切。
还有那朝中的大臣们,更是把昭昭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住,那热情的劲,不知道的还以为夹道欢迎得胜还朝的大將军呢!
可是!
谢容沛左看看,右瞧瞧,脖子伸得老长了,愣是没找到他的欢迎队伍!
誒?不应该啊!
怎么回事?
他堂堂四皇子,这么大个人坐在这里,是看不见还是咋的?
他尷尬的摸了摸鼻子,触手是那张饱经风霜的脸,这才反应过来。
对对!原来是他的面具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