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何炯的感悟,则更偏向於歌曲背后,那想表达的深刻。
他也笑著摇了摇头,对黄垒说:“我跟你还不太一样,老黄。我听这首歌,想到的是我自己……这一路走过来的这条路。”
他那总是带著笑意的眼神,此刻却变得无比深邃,仿佛倒映著漫天星河。
“我以前啊,总觉得,人生就像爬山。年少的时候,觉得翻过了『高考』那座山,前面就都是平原了。后来工作了,又觉得,只要我努力,翻过了『事业』这座山,我就可以躺平了……可结果呢?”
他自嘲地笑了笑,“结果就是,翻过了一座山,总以为前面是海阔天空了,可一抬头才发现,山外还有山,一座比一座高,永远都没有尽头。”
“我有时候,真的也会觉得很累,也会迷茫,也会想,我这么拼命地翻山越岭,到底是为了什么?那些放不下的执著,到底有什么意义?”
他转头,看著苏然,眼里闪烁著一种仿佛释然的光芒。
“但听完你最后那句歌词,我好像……突然就想通了,也放下了。”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何炯轻声感嘆,“我们总在台上演著自己,却忘了……我们也是台下的看客。”
“或许,那朵笑著你我的白云,就是未来的我们,正回头看著现在这个执著又可爱的自己。”
“它笑著,然后告诉你——別怕,都会过去的。”
“最终,不过是自己与自己的一场和解罢了。”
何炯的这番话,说得所有人都沉默了。
而作为现场唯一一位顶级的专业音乐人,张易星內心的震撼,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维度。
苏然这首歌,给他的感觉很怪。
对,就是很怪。
无论他代入事业、爱情、生活、学习.......
好像都能在这首歌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他看著那个从始至终都只是安静地抱著吉他,仿佛只是隨手弹了一首练习曲的男人,摇头感慨:“我穷极一生,恐怕都不能达到苏然这个高度了吧。”
但他又很庆幸,庆幸华语乐坛出了苏然这么一个“怪物”。
只是很可惜,苏然似乎志不在此。
热笆则是什么都没有想。
她不需要去理解那些深刻的禪意,也不需要去分析那些复杂的乐理。
她只是傻傻地看著那个在月光下弹唱的男人,然后傻乎乎地乐著:这个是我老公!我老公!!!
彭玉畅和张紫枫因为还年轻,感悟其实没那么深。
但他们也深刻知道一件事。
这首歌,太特么好听了!
这个夜晚,再也没有別的喧闹和活动。
眾人就在这片充满了桂香气的星空下。
聊聊天看看星看看月亮。
聊著各自的抱负,聊著各自的梦想。
笑声、虫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最治 愈的“嚮往的夜”。
这一夜,蘑菇屋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每个人,每个观眾,都似乎被苏然被这首歌,温柔地拂去他们眼前的迷雾。
《嚮往的生活》人生如戏,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