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94章 交心,力劝叔父急流勇退

第94章 交心,力劝叔父急流勇退

第94章 交心,力劝叔父急流勇退

叔父终於问起这件事来了。

胡翊知道这件事他一定会过问,也早就將应对的言辞想好了。

望著胡惟庸,胡翊这时便说道:

“陈允恪这样的人,便不该留在东宫,此人心术有异。”

对於这种人,胡翊是打心底里瞧不上的,不仅容不得,而且是深恶痛绝。

坏事他们做,锅全都甩给別人背,而且还能脸不红、心不跳,显得是那样的义正辞严去指责別人。

胡惟庸对於眼前这个亲侄儿的执著,感到震惊!

望著胡翊,他眼中闪过一丝不解,疑惑的问道:

“那你就连李相的面子也不给吗?”

“叔父。”

胡翊忽然正色道:“侄儿谁的面子都不会给,毕竟我现在做的是太子东宫的詹事,东宫更加不能出问题,我会更加严格的掌控。”

胡惟庸摇著头,嘆了口气说道:

“李相乃是国之重臣,即便你是駙马,轻易的也见不上他的面。

“埃,这次说起来本该是为叔的来找你討要这个人情,结果李相念在咱们同为淮西人,你又是我的亲侄儿的份上,便说要亲自过来和你聊聊以示亲近,如此才会主动到东宫来见你,这本是一片好意,你若是接下了他这片好意,日后在朝堂上平著走,对咱们几方都有好处。”

说到此处,胡惟庸垂下头,缓缓地摇晃著脑袋: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可你不接他的好意,反倒驳了李相的面子,咱们胡家以后便不好过了。”

胡惟庸显得很无奈道:

“李相是最爱惜面子的人,他那人又最是记仇,那康茂才虽不是我淮西人,却也是大明开国的功臣,乃是李相的下属,如此一来你便把三家都得罪完了,你叫我怎么处?”

胡惟庸说的倒也对。

站在他的角度上,这本来是个三贏的大好事,却硬生生因为胡翊的执著,现在变成了三输的局面。

可是,他们这些人都被困在权势这个牢笼里面了。

洪武年间,有资格做出最终裁定的人只有一个。

那便是一一朱元璋!

想跟皇帝玩心眼子,换成明后期的那几位可以,但是在朱元璋的面前玩弄这些小动作、搞朋党。

这就是找死!

毕竟老朱是个泥腿子出身的皇帝,根本不受太多礼教、律条的束缚,行事作风简单粗暴,他本又是个多疑、善猜忌的性格。

如今大明四海已定,还跟朱元璋对著干、搞结党,这是不明智的。

胡惟庸显然不想就此放弃,还想加上自己这张老脸,希望劝动胡翊做出改变。

他拿起了刘基来举例子道:

“翊儿,即便你贵为当朝駙马,也不该得罪李相啊,他的权柄已经通了天了,执掌御史台的刘基都能败下阵来,刘军师此人谋略城府之深连陛下都为之讚嘆,到头来下场又如何呢?”

“喉!”

“咱们胡家又如何比得上刘军师的城府?如今得罪李相,无异於以卵击石,有朝一日若因此而获罪,李相的报復来得是相当快的,到那时叔父丟了乌纱都是小事,只怕你这些堂叔、叔母、堂兄弟们,甚至是你的爹娘都要承受怒火啊!”

胡翊却是摇起头来,不以为然道:

“叔父这话,侄儿难以认同。”

有些话本不该对胡惟庸说,但是胡翊现在有心劝他一劝,也就推心置腹的跟他说起了心里话。

“叔父在朝为官多年,自然知道臣子们斗的越厉害,皇帝的龙椅便坐得越安稳这个道理。”

胡惟庸点了下头,胡翊就进一步说起道:

“叔父身在淮西武將阵营,刘中丞他们乃是浙东文臣阵营,两个派系间彼此互斗,陛下便是最安稳的,可是侄儿属於哪个阵营,请问叔父?”

胡惟庸听胡翊这样说,下意识便要张口说出“你自然属於淮西”这句话。

可是他突然愣了这么一下,稍微思之,立即恍然大悟道:

“你是陛下的人,你与恩亲侯李贞、大都督府都督李文忠他们才是一类,是外戚。”

对了!

胡翊点头说道,“身为外戚,又是陛下身边之人,陛下如今將太子东宫交我执掌,却既不安排我进入中书,又不调我入大都督府,侄儿请问叔父,这是为何呢?”

胡惟庸略一思索,已然明白了。

皇帝自然不希望胡翊捲入他们任何一方。

胡翊便又为他分析道,“陛下给我的权力若是小,也就罢了,偏偏连整个东宫的差事都归我执掌,太子的大后方阵营完全交给了侄儿,这既是陛下和太子的信任,可也因此,侄儿做事容不得半分差错,与淮西、浙东任意一方走的近些,那便是取死之道了。”

听到胡翊掏心掏肺的这番话,胡惟庸此时微眯起双眼来,站在那里回味著胡翊的这些话,一时间久久站立著不动。

他终於回过味来了。

隨后,他再看向胡翊时,一副很惊讶的样子。

“我原本以为你是年纪小,因此才血气方刚一些,眼里容不得这些沙子。”

胡惟庸错愣过后,又是一阵自嘲道,“错了,原来是叔父错了。”

“翊儿啊,你的思虑比叔父看得深远,在陛下面前做事理该如此,你之小心使为叔我想起了前任大都督朱文正的下场,算起来他也是你的兄长呢。”

胡翊点著头,朱元璋杀了朱文正的事,对他来说也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胡惟庸似乎是想通了,也不再为別人说情了,而是自己反思起来:

“很好,你有这些警醒,为叔的很是欣慰。当今陛下確实容忍不得许多,为叔原本想著你是皇家的女婿,即便犯些错也就犯了,陛下也能容你,可一想起先前那些事——”

胡惟庸这时候四下观望著,显得极为小心夜风吹动著细柳,江水中倒映的月光照亮了长堤。

此时叔侄二人掏心掏肺,胡翊把自己因何要坚持的原因都说了,胡惟庸也表示理解。

胡翊觉得今夜正是个好机会,不如把该说的事一次性全都说透。

环顾著四周无人,胡翊再次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趁今日,侄儿也想劝劝叔父。”

胡惟庸点著头,“你说。”

“叔父劝侄儿要和李相他们走近些,侄儿反倒要劝叔父与李相他们走远些。”

胡翊举例道,“汉武帝在位之时,任命过十三位丞相,其中半数不得善终;武后登基称帝,在位十五年,足足换了七十五位丞相,其中又是一半不得善终,丞相尚且受诛,他的左膀右臂又如何能够安稳?”

胡翊的话,令胡惟庸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胡翊就又说道,“叔父宜当急流勇退,春秋之范蠡、秦之王翦、汉之张良、唐末郭子仪,这些人便是例子,即使叔父不愿退,也该多谋自保之策了。”

眼前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胡翊又举例道:

“就如那康茂才,他本是南方人,又是一名武將,此次北伐他坚持要留守南京不去,常帅说他“惜身保位』,冯胜讥讽他身为元朝旧臣,依旧“怀念旧主,忠心可表”。”

“他就是闭门不出,文官们拉拢不动他,李相信任他,他却不常与之来往;陛下给他兵权他不受,北伐的大功他不要,甘愿做个小小的城防將军,若不是这一次为了女婿来求李相调和,只怕是朝堂上都忘却了有这个人。”

胡惟庸点著头道,“你是叫我学康茂才啊。”

胡惟庸却是摇头道,“只是侄儿啊,叔父现在已是船到江心,调转不过船头了,你这些道理叔父懂,却做不到,中书的爭斗你还未经歷过,陛下不调你进中书也实在是出於对你的爱护,这一潭水说起来可就深了。”

说到此处,胡惟庸站起身来轻拍著胡翊的肩膀,瞩託道:

“你的心意叔父已然明白,咱们叔侄真是身处的位置不同,做起事来也无法同进退啊!今日之后你便按著你的章程做事即可,今日有你这一番话,叔父便知道我家翊儿不是仅凭血气做事之人,

你有这些思虑,未来哪怕到了朝堂上,为叔的也放心多了。”

胡惟庸此时反而告诫胡翊道:

“只是你也要懂得『好钢易折”的道理,朝堂上的爭斗远比你想像中的凶险,今后做事不必顾忌其他,即便有一日冒犯到叔父头上来了,我也能理解你。”

胡惟庸想起了过去,此刻目光中带著几分微笑说道:

“叔父像你这个年纪时,也曾有许多抱负。”

“那时候我便总是做白日梦,总想在梦里得到皇帝的信任,最后请皇帝赐我一把天子剑,为叔的便可以下斩贪官污吏、恶霸土豪,上斩功臣权贵,哪怕是个王爷、皇子也一併处置了,只为在世间留些清气,照耀著后来人,使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胡翊就问道,“叔父现在还有这些抱负吗?”

胡惟庸摇头道:

“早已消磨掉了。”

“那时候叔父是血气方刚,有这些想法不奇怪,后来到陛下手中做事,当初那些想法过於不成熟,也就踏实的多了。可是到了你身上,叔父希望你好好思虑未来,少一些年轻人的血气,你若也有为叔年轻时候的这些想法,还是趁早收拾了。”

胡惟庸此时正色道:

“陛下当然可以宠信你,只是这份恩宠总有尽时,一旦你到了失宠的那一天,你会发现原来那些在你面前极尽諂媚、卑躬屈膝的温顺之人,他们会突然化作吃人的豺狼,將你连皮带骨一起嚼下去!”

“记住叔父今日的话,思之,慎之。”

胡惟庸隨后叫胡翊早些进宫,自己独自一人回府邸去了。

这两人互相劝了对方一番。

胡翊劝叔父急流勇退,但被叔父婉拒了。

胡惟庸似乎觉得这个侄子未来会干出一番大事来,又唯恐他前途过於凶险,更是提前给胡翊打预防针,叫胡翊好好思索自保之策,留下退路。

今日叔侄间的谈话,胡翊直到进了皇宫,还在回味著。

坤寧宫留了胡翊的晚膳,胡翊一回来就开始恶狗刨食。

朱元璋在旁看著,嘴里“喷喷喷”的叫个不停,一脸嫌弃的说道:

“你吃这么快做什么?这是你岳母特意给你留的,又没人跟你抢。”

马皇后也在一旁说道:

“这孩子,也不必吃的这样急,你岳丈又不跟你抢食。”

朱元璋听到这话,隨即瞪大了两颗眼珠子:

“你说的这叫啥话?”

“咱是皇帝,咱能跟他抢食吃吗?”

马皇后没好气的道,“有些人吃起饭来好似饿死鬼投胎,你也没比胡翊强到哪里去。”

朱元璋被嘲笑了一顿,就冷冷地说道:

“赶紧吃,吃完了去把你那一摊子解决了。”

胡翊心里还在纳闷,哪一摊子?

等他赶到东宫,朱標正在替他压著场子呢。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落难霸总亿人欺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贾张氏 从山寨厂商开始拳打水果脚踢四星 凤倾京门 取名重复?我在网游里当NPC 九州仙府首通指南 第四天灾:无尽者的游戏 禁止分手!阎总秒变小奶狗 重生后我怎么多了个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