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有线电报,赵朔得天启的第一项明证!
当然了,忽必烈选择了登陆美洲的地点,也不能现在就马上动身。
这年头的远洋航海是要讲究季节的,没有自身动力的帆船需要海风和洋流的配合。
直到至元二年的正月下旬,忽必烈一行才搭乘海军正蓝旗的战船,从泉州港出发,经广州港,抓住强劲而稳定的西北季风尾巴,过抬万海峡,经抬万岛最南端的鹅銮鼻,驶入了黑潮主干道。
远洋船队借助黑潮的推力,快速通过琉球群岛的东部海域,进入太平洋。离开了黑潮的主要影响范围后,借助北太平洋暖流,到达了北美大陆的西北海岸。
然后,船只立即转向南方沿着海岸线航行,抵达了这次的登陆地点,张弘略湾(旧金山湾)。
整个航行时间,长达一百九十七天。
不得不说,原来所谓的来回一年,只是个约数。如果一切正常,也得达到一年一个月左右。如果有事耽搁,或者遇到什么海上变故,就要达到一年半甚至两年了。
当忽必烈的舰队驶入那片巨大的海湾时,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大半。
不容易啊,终于到了!
这场三千人三千匹马的航行,“天可汗”赵朔按照五十两银子一个人,一百两银子一匹马进行收费。
再加上运输的器械和粮食,赵朔收了五十万两银子的运费。
这已经是公道价了,从泉州到澳洲的普通船票,民间都要卖十五两一张船票呢。
毕竟,从海上运输货物可以堆迭,人和战马无法堆迭不说,还要保证一定的活动空间。
再加上半年多的人吃马嚼着,要这么多钱多吗?
但话说回来,运三千人三千匹马,就要五十万两银子,即便财大气粗的拖雷一系都拿着有些牙酸。这也难怪蒙哥不肯给忽必烈更多的支持,只给了他这么多兵马。
海岸上,一座初具规模的木石营寨已然立起,大元战旗在营门望楼上高高飘扬。寨墙之上,巡逻的士兵身影清晰可见,他们身上的铁甲和弓矢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舰队尚未完全下锚,几艘小艇便已从岸边驶来。
为首登船的,正是三年前发现这条新航路的海军正蓝旗第四千户的千户长张弘略。
张弘略,张柔的第六子,今年二十七岁,三年前发现了美洲大陆上的这片宜居之地,因此功受封海军正蓝旗第四千户长,这个巨大的海湾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末将奉陛下之令,在此恭候四大王。“张弘略声音清亮,抱拳于胸前,微微躬身,行了个军礼,目光平静地迎上忽必烈的视线。
他做的是赵朔的官,又不是忽必烈的官,对忽必烈保持基本的尊敬即可。
另外,赵朔把忽必烈派到美洲来,并不是撒手不管了。张弘略手下五百人,三年来一直驻守于此。这次忽必烈来此开疆拓土,张宏略既有配合之责,又有监察之任,更不用对忽必烈伏低做小了。
必须说明的是,张弘略虽然在历史上远不如他的兄弟张弘范出名。
但是,在历史记载中,他辅助张柔,筑元大都,为宫城总管。又任迁江西宣慰使,镇压饶州起义。最后官至河南行省参知政事,文武双全,也不是简单人物了。
忽必烈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张弘略,含笑摆手:“张千户辛苦了。我此番能在万里之外为大蒙古国开疆拓土,全赖你开辟新海路的功绩了。”
“四大王言重了。“
张弘略侧身让出下船的通路,语气不卑不亢,道:“末将能发现此地,全赖陛下的洪福所至。这海湾能以末将的名字命名,已是陛下皇恩浩荡了。“
二人并肩向岸上的营寨走去,忽必烈顺势问道:“听说张千户已经驻守此地三年了,且与本王说说此地情形。”
“此事理所应当。”
张弘略道:“我麾下只有五百人,三年来,只是对附近千里的情况,略微探查了一番。”
说话间,他向前方指去,道:“此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方圆不下千里。冬季不见冰雪,夏季海风送爽。您看这海湾,水深港阔,可泊千艘战船。您看这平原,堪称沃野千里。只是土著不事农耕,以采集为生,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了。”
刘秉忠忍不住插话道:“不是听说,这美洲大陆有暴风和酷寒之患吗?”
张弘略道:“的确,美洲大陆上很多地方有暴风和酷寒之患,但这里没有。当然了,这里的气候,和中原有很大不同。”
“一个是夏季极旱,长久不雨,需要早做准备。当然了,你们要进行游牧还是完全没问题的。第二个是,到了雨季来临,这里的暴雨能一连下好几天,也要早做准备。总而言之,这里的气候比中原之地是差了一些,但比草原可是强太多了。既可以畜牧,又可以从事农耕。”
忽必烈道:“当地土著的情况怎么样?”
“这里没有统一的国家,只有一个个的部落,总人口在三十万到一百万之间。别说我们和他们之间了,就是这些土著自己,语言都不相通。所以这具体人口数量,实在是弄不太清楚。”
“他们最大的部落不过数千人。善用黑曜石为兵,不知铁器之利。末将在此三年,已使周边七八个部落归附。他们虽然有金银铜,却不用金银铜进行交易,而是以两种特殊的碟形贝壳为货币。”
忽必烈目光微动:“你收服这些部落之时,可曾遇阻?“
“小打小闹罢了。“张弘略唇角微扬,“这些土人勇则勇矣,武器装备却远不如我们,再加上不知兵法,完全不是我们的对手。前岁有个部落不服王化,我率军袭其寨,一轮震天雷丢过去便让他们跪地求饶了。
说着忽然话锋一转,“当然,这都是托陛下洪福。“
忽必烈见张弘略左一句陛下,又一句陛下,心中有些不爽,但还是道:“我已经得到了赵朔姑父的旨意,以后你就是天可汗派驻这里的监察官。以后,还请张千户多多关照。”
“好说,好说。”
张弘略道:“以后,按照陛下的规矩办就行。战争掳掠,陛下要三成。平时的税收,陛下要一成。对了,矿税除外。旷税,陛下要五成。”
“什么?还要五成矿税?”
忽必烈眉头微皱,道:“赵朔姑父和蒙古四系约法三章里面,可没有这一条。”
张弘略微微一笑,淡淡地道:“约法三章之时,也没有说清楚,天可汗要海军对你们一直提供支持啊!哪天四大王的不需要陛下的海军支持时,自然矿税可以下降为一成。”
开玩笑,这里是旧金山啊!
土地给就给了,反正世界太大了,赵朔很难占完。
但是,赵朔能白白给忽必烈这么大一座金矿?
等到忽必烈的舰队能远渡重洋之时,那些容易开采的金矿,估计也开采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