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174.援军脱身继续守
打归打,兄弟还是兄弟。张巡一样得计划起来,把李让和刘师勇他们再送出城去。船上的粮食布匹和草鞋都分发或者收储了起来,他们自然就得离开常州。
在外围有机动力量,才有可能继续向城內输送必要的物资。现在人心还很坚定,伯顏又不肯招降,张巡得守住。
李让倒也没有凭白就在城內歇著,而是到处走访,了解地方上百姓的情形。
一方面是鼓舞百姓继续坚守,朝廷不会放弃常州;另一方面是了解老百姓的需求,缺医少药,还是缺吃少穿。
瞧见他这样,张巡更不可能怪自己的大表哥了。人嘛,是逐渐成长,慢慢改变的。只不过在战爭中,人的成长更快一些。
这一次就不由马雍出城送行了,由胡应炎出城送行。常州的城门,和所有可见的那些明清时代保留下来的地方城墙(非都城城墙)一样,修得只容五个人並排出入。若是马,那就只能两匹马並排出入。
所以必须得先派一標兵马,出城到城下,占据一个出发阵地,好让城內的援粮兵们全都开出城来。这支出城的军队,一定会遭遇到元军的攻击。他得顶住元军的进攻,让援粮兵们全部集结完毕,整队离开。
如果毫无组织的,就这么往外冲,那就不是正经打仗了,是在送命。
另外张巡还同姜才聊了聊,他上次还想进常州,协助张巡守城呢。张巡看他兵少,且都是骑兵,就没留他。这好两个月,香无音信,正好问问。
姜才把最近发生的事说了说,还不好意思的笑,因为他也保了承宣使,搁外头同样是节度留后了。瞎,朝廷这会儿也就掏点这个来收买人心了。但是他描述中,杭州中枢军队的劣质化,似乎已经到了无以復加的程度。
那都不能叫军队了,虽然这么说可能畜生了一点,但能够有组织抢劫老百姓的军队,怎么著也算“可用之才”。抢劫都没组织了,这还能叫军队吗?
被姜才从城北杀到城南,杀了几公里,死了数千人。若是碰上元军,被元军几千骑一衝,就算上来十万,也是个送,
朝廷看著还有超过十万以上的大军,不过是十万个老弱间杂的男丁罢了。果然先前连续多次的失败,已经让宋军出现了严重的退化。中央武学生和武资候补官这一军官储备团耗尽之后,宋军已经不能称之为军队了。
算了,咱们替他老赵家考虑这么多,老赵家还扣扣索索。
临走之前,张巡让李让把先前那个学歌的小侍女也给带出去。一开始李让没听明白,以为是把两个小侄女带出去。等最后瞧见是个布裙草釵的侍女,有些没明白过来。
没明白就对啦,现在这个点也用不上她。把她带进杭州,送去陆秀夫那里。
陆秀夫自有区处,別得少问。
得,李让殴了张巡一拳,到底还是沾点不好意思的。把侍女安置到船上,朝城內的官將们一拱手,拍马就走。李大和小李一前一后护卫在他身边,有这样忠心的家將,真好啊。
其实老张家也有家將的,但是都在张逞那儿。张父应该是觉得张巡就是个败家玩意儿,所以没传给张巡。
不必说,元军自然派人前来阻击。但这次不派什么精锐甲骑来战了,没水军打个什么劲的水战,一见面就放火箭,不要钱似的朝著船队放。
幸亏刘师勇是老军將,在出发前就掏运河的河泥在船篷和船板上抹了一层壳。这会儿火箭打过来反倒是射中了好些个水手,没办法的,水手得撑船东走,
自然就暴露在外了。
陆上的麻士龙和姜才走得也快,原先是要保护缓缓而进的船队。现在撤退,
边打边撤,不恋战,和子放箭就完了。即便是勇於骑战的姜才,这会儿也不挥刀了,开始玩骑射,同样是左右开弓的猛男。
当初被抓去河北当放马的驱口,还能千里逃回,没点天赋加本事,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正在和吕师孟激烈密议的伯顏没有亲自来督战,那下面打仗的元军兵土,也就是看著打。想起元大都辉煌的佛寺宝塔,和大汗的赫赫武功,你作为一个河南的贫穷蒙古军户,难道也要骄傲的抬起头来,与有荣焉?
“眾正盈朝,国事尚可挽回啊!”看到援粮兵顺利撤走,姚嵩还激动呢。
不过他说的也没错,现在確实是眾正盈朝,因为怕死的都跑路了唄。上来的都是不怕死,或者不肯投降的,说白了就是主战派,多少还沾点理想主义。可不就是局面一新。
“希望吧。”瞧见带著侍女的船只远离,张巡竟然还有点不希望这侍女发挥作用的念头。
“上下一心,即便是太行群山,也能被移动;即便是云梦大泽,也能被填平。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更应该鼓舞起精神,勉励起胆略啊,留后。
1
“恩,你说的对!”张巡转头过来,对姚嵩报以微笑。
是啊,大家都还没有放弃呢,那就先做好眼前的事吧。
吕师孟自然无法答应伯顏的条件,只能向伯顏辞行,还得赶回杭州。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即便是谢太后答应伯顏,愿意把这三人杀了,可谁来实际执行呢?
文天祥且不提,张巡正统二十万军民与伯顏激战,李庭芝正统数万兵在同阿里海牙对峙。两路师臣都在军中,张巡的主力是忠诚军,李庭芝的主力是溃散重组的武锐军,这两只军队几乎可以说是“私兵”。
和当年岳飞的御营兵不同,二人的军队从头到脚和朝廷就没有半毛钱关係,
除了军號是朝廷赐予的之外。
兵是二人自募的,军官是二人的亲党和家將,粮是二人自筹的。这军队根本就不忠於宋朝廷,想在他们手里把人骗出来杀掉?
那不如激励他们去杀蒙古人,然后让蒙古人把他们二人杀掉呢。至少借蒙古的刀,还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