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205.运河狭窄车船勇
在船上修筑板屋並非什么稀奇事,设置包裹住船只的板挡板,那更是大伙儿都惯用的手段。甚至帖木儿不的船上,也在船舷两侧树立著长木盾。
既可以让敌军无法跳帮,又可以为己方水兵提供防护,何乐而不为呢。不仅要树,还得多树,甚至船舱內还得有备用的木木板。
跳帮说是跳,要是有前头钉著抓鉤的长木板抓住敌船,能踏著板过去,谁愿意硬跳啊。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虎则是用绳子盪跃到刘香的船队上去作战的,结果半道被人套上了渔网,直接沉了海。郑芝龙亲自跳下水去捞,捞了两天也没捞著。
到了水上,纯是搏命。
仗著自己船多兵多,虽然不可能全部施展到运河里来,可战斗面狭窄到只有四十步,宋军也只能派不多的船出战。帖木儿不非常自信,能够两面迎战,先败常州宋军,再败横林宋军。
然后他就发现了常州宋军的船顶耀眼,居然覆盖了铜皮。反倒是横林宋军就两条船的船顶敷设了铜皮,其他的船顶都是用竹子捆成束,然后在上面涂黑漆做瓦,用以防火箭。
真捨得下本钱啊,铜就是钱,这造一条船比造人家两三条船还贵。
那就按照打水战的套路来,帖木儿不虽然是蒙古人,但他所率领的其实是山东的登莱水军万户兵。兵从山东登莱抽到襄阳,交给刘整操练成军。军中的蒙古不多,主要是汉儿和少量女直。当初括军的时候,山东有好些汉化女直,这会儿已经瞧不出和汉儿的区別了。
汉儿和女直中弱者负责划桨出力,勇健的披甲擎刀负责跳帮肉搏。蒙古太君比较少,多是李擅之乱后从其他地方抽到山东,充任当地基层军官的。
忽必烈当时对汉儿的戒心大起,甚至史天泽的儿子史格,都在战后被收走了兵权,不允许带兵。眼下蒙古水军如此搭配,也有其歷史原因。
正发令,命令元军船上的拋石机砸一砸宋船,给宋军来点小惊喜呢。帖木儿不就发现从水门涌出的宋船好像就没准备玩什么纵火烧船,或者跳帮夺船,主打一个猪突猛进。
两条並列的宋船,才进入运河主航道,就不做任何停留的开始往前猛踏车轮。车船帖木儿不在襄阳见过很多次,甚至见过五轮大船。也即一条车船上配备五付车轮,號称一船载千人,进退胜於江潮。
但快有什么用?最后不还是要跳帮?总不会是觉得快点就能一下子衝到元军中军大船上,斩將夺旗吧。
他想这么多,正在穿里面的忠诚军就没这么多的想法了。按照张巡的嘱咐,
使劲蹬踏板就好了,什么时候叫停,什么时候再休息。
外头管如何,都同他们无关。至於在甲板上搭弓射箭的,又是另外一班人。
冲就完了!
两艘车船前驱如电,元军船上的拋石机还没砸火油罐和石弹呢,宋船就已经衝到面前。元军各个紧握刀枪,准备阻止宋军跳帮。却不曾想宋船根本不停,稍作调整,斜著角就往元船船身撞去。
铜製的撞角在车轮高速的加持下,顷刻之间便將元船切裂开来,顺带著舱內划桨的元军,顿时撞得稀烂,不成人形。
“拦住他,拦住他!”这下帖木儿不看明白了。
宋船是装了撞角,是装了撞角啊。这玩意儿中国以前也用过,为什么又淘汰,没什么人用了呢?很简单,中国国內势力水上交战的主战场首在长江,次在淮河,其他水域爆发大规模水站的歷史记载並不多。
长江和淮河都是水面开阔的大江大河,小船看你衝过来,人家就跑了。大船你想冲开,有个前提条件。
自己硬!
为什么张巡要在船內设置密集的棚仓,就是为了加强船身。如果自己船身不够坚固,你去冲別人,別人会垮,自己也会因为承受不住撞击那一刻的巨大压力而崩解开来。
也就是在运河这种水面只宽七十米,你跑都没处跑,只能够小范围运动迎战的地方,撞角才有用武之地。
真要是上了长江,董文炳缴获的大海船,最大的排水量八百吨,载重能够超四百吨,建造了完善的水密隔舱。你就是冲开了一条口,船都不会沉。反倒是撞角车船会被卡在船上,然后被人家以高临下射杀船员。
“撞得好,撞得好!”张巡在城上,拍著城叶大声叫好。
常州宋军这边发力,横林宋军也赶到战场,齐齐发力,同样是两条车船同步。一眨眼的功夫,就將当面的元船给撞散开来,船速不过是稍稍下降罢了。
在船上的刘师能心中暗道有门,车船在襄阳没见这厉害,倒是来了常州,却显出本事。
东西两侧,同时驱船大进,接连撞开十余艘元船。骇的人在阵中的帖木儿不当即想要退入长壕之中,而在远处岸上的元军诸將也只觉得不可思议。要是都这么撞撞,还打什么仗啊?直接弄个碰碰船出来,看谁会撞不就完了。
蒙头开撞的宋船,在接连撞开四条元船之后,突然发出恐怖的喀拉声。由於常州宋军多是忠诚军步军,並不清楚这声音出现的缘由,还当是外头元船在崩解开裂。
在短迅的喀拉声之后,一艘宋船的前半部分出现解体的情形。尤其是铜製撞角和船体的连接部分,最先瓦解,隨后船身上的棚仓像是炸开一般,木屑横飞。
如此情形,在其身侧的宋船瞧得明明白白。显然临时急就章加固船体,改造出来的撞角车船,已经到了他船体生命的极限。
骇的那条也已经撞开四条元船的宋军车船连忙后撤,踏板猛踩倒也退的自如。而落水的宋军则纷纷向两岸游去,也有人为元军弓弩手射杀。原本一面倒的战局,仿佛戛然而止一般。
倒是周思韩坐镇的车船夷然不惧,一面命令已撞四船的车船退却,一面下令加快踏板,补位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