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318.齐贺节帅要成婚
来都来了,朝中暂时也较为稳定,文天祥便准备转去庐州一趟。既是巡视淮西一路的情形,也是去滁州宣布对谢添的褒扬。
先前谢添在当涂·歷阳一战中掩护文天祥战死了,加之阿术行掠淮南,打破滁州之后又进行了屠城。所以朝廷下旨找寻他的家属族人,赐予饗祭,给予恩荣。
这会儿说是找到了两个族侄,因为和谢添特殊的关係,文天祥要代表朝廷亲自走一趟。
鄂州去不去?要是去淮西,那实际上黄州、蘄州也是淮西。过个江,就是鄂州和汉阳军呢。文天祥只说看情况,要是朝廷有事他就回。朝廷无事呢,会走一趟鄂州。
行,保不齐文相公就去李庭芝了。
算上在鄂州的张孝忠一营万余人,李庭芝手里也有五万之眾,守城绰绰有余。当初裹阳的吕文焕也就只有六万人守城而已,这是把生券熟券都算在里面的总数。伯顏倾国之力来灭宋,也就带了二十来万人。
和满心算计自己未来老岳父的张巡不同,此时的季庭芝筹算著张巡的孝期已过,可以正式开始办理两家联姻的大事了。先前陆秀夫在时,已经换了帖子,合了年岁时辰,甚至有了婚约。
只不过大战一起,荆湖和两浙的联络都断绝了,各种因素相加,不能成婚。现在既然已经把韃虏驱逐到了北方,四方也勉强平静了下来,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啥不好的。
由於先前居中保媒的是陆秀夫,那这事现在还是得由陆秀夫来继续保下去。李庭芝的家眷原本隨著他的罢官和贬謫,都隨陆秀夫住在临安。后来鄂州光復之后,就都跟著去了李庭芝在潭州的治所。
现在得约好日期,先送去扬州,再举办婚事。李庭芝这边负责送女儿,陆秀夫负责操办,张巡负责到时候迎新娘进门。
都是有流程的,现在开始办,也得办上三五个月呢。先去一封信给张巡,让张巡帮忙把李庭芝在扬州城內的宅院整一番。
李家的女儿不可能直接从船上抬进张巡家里,还是得从自己家里出发。另外李家的族人眷属也得安排一些去扬州,提前操持。
算算年纪,今年李庭芝已经五十九岁了。三个儿子都不太成器,守业都有些困难。如果能够把张巡好好笼络住,李家至少不至於在下一代就败落下去。
至於再往下一代,儿孙自有儿孙福咯。
打定了主意,李庭芝就给张巡和陆秀夫分別去信。张巡正好想问呢,对著亲自赶来送信的三舅哥李酉孙满口答应,表示一定大摆宴席,风风光光的把李家的女儿抬进门。
倒是这位三舅哥表现出了一丝,说话慢条斯理的,直说按章程来就行,倒也不必铺张浪费。张巡在淮南,养兵十万,即便是开始重整淮盐了,也没必要太多的钱在婚事上。
另外李庭芝还想著张巡一旦成婚,肯定要遍赏淮南军士的,一百万不嫌少,二百万不嫌多。钱在刀刃上吧,將士的赏赐不能够短缺了。
为此李庭芝还表示会发十万饼茶,十万刀纸,以及十五万匹麻布来淮南。李家的嫁妆另算,这些是他李庭芝拿来赏赐淮南诸军的。
哇哦,有个阔佬岳父確实不错,嫁女儿是真捨得下本钱啊。
不过人家说得也对,婚礼正常办就得了。有那个铺张的钱,不如拿来奖励三军。你张二真给钱,他们大头兵就真卖命。
双方议定,立刻筹办。
满扬州城都得知了张巡要迎娶李庭芝之女的消息,各路的军將接二连三的派人来扬州询问成礼的好日子,纷纷表示要喝节帅的这杯喜酒。
各行各业的行首代表也写了帖子递进安抚制置司衙门,要为节帅办灯会庆典,给节帅一家灾祈福。马上不是梅雨季节了嘛,江淮之间多爆发疫病,有宋一代確实有各种仪式活动,当然也存在一些淫祀。
不过那都是閒话,人家来主要也就是为了表一表对张巡的恭贺之意罢了。张巡不仅不要他们的钱,还主动掏了五千贯出来,要张灯结彩,与民同乐。放灯就大放,庆典就大庆,该怎么跳舞就跳。
在临安的陆秀夫也递了信来,朝廷之后会专门派遣天使到扬州来祝贺张巡。就和宋朝其他的皇帝在元老大臣寿辰派遣天使祝贺一例,只不过有资格让官家祝贺成婚的元老大臣比较少罢了。
能混成元老的,基本上各个七老八十。哪曾想到会有一日,有个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居然也成了国家柱石,海內名將,需要官家亲自遣使祝贺呢。
先前不是说官家有临安日赁钱这个小金库嘛,张巡提醒陆秀夫估摸著有了三五百万就记得去爆一爆的。这次不需要去爆了,官家显然还是懂事的,说好了会提五十万贯过来。
虽然钱名义上是赏赐给张巡的,但大伙儿也都知道,最后还是落到淮南诸军的口袋里。
很好,大家都配合,大家都懂事,婚礼开支的最大头就有人照应了。张巡只帮著把李家在扬州的宅邸好生修一番即可,倒也没什么大钱。
此时在荆湖,李庭芝也亲自把女儿送到了鄂州,他守土有责,没办法因私离开本镇,送到鄂州也就罢了。
其实多年以前,润州失陷,李家的家眷逃亡到常州来,张巡和这位女子有过短暂的一面。但当时兵连祸结,再者彼时也就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张巡根本没有关注的心。
此时再看,已然十七岁的李淑真出落得亭亭玉立。或许是连续多年的顛沛流离,或许是出身师臣之家,同一般的女子绝然不同,李淑真颇有几分讽爽之气。
直言自己能够嫁给张巡这般的英雄人物,已经是眼下能找到的最好良人。只是以后要离別父母,有些不舍。
父女间平素也没什么话说,倒是这会儿真情流露了些,李庭芝轻声叮嘱女儿在张家知礼些,莫要再舞刀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