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405.三镇节帅或太尉
对了,在成都被阿迭乌也打崩跑路的智万寿,在山沟里兜了十几天,实在是熬不住。教身周的数十名亲兵把自己捆了,拿来献给张巡。
都听说了,知道张巡这人不滥杀。韃子都不杀,汉军更不会杀了。献了万寿,张巡就问这些亲兵什么想法?
既然有献“大贼”的劳绩,自然可以免死。如果还愿意继续当兵,那就编进杨文安的队伍里。不愿意当兵的,他们的家口在嘉定府,张巡也没如何惩处,可以回嘉定计口授田。
几十名亲兵,有个当场就抹了脖子,说先给师探探路。剩下的也不肯再当兵了,那就回嘉定吧,四川正缺种田的人。
其实张巡和智万寿没有半点冤讎,但谁叫他是投降虏的大贼呢,得捆了献去临安砍头,再传首三边的。
智万寿倒也是看开,得知张巡完全没有难为智万寿一军的家属,朝张巡拱拱手,行了一礼,就跟著王安节开拔上路了。
王安节还陪同著杨文安一营人马,杨部新降,为免反覆,有王安节陪同两边都安心。之后再开拔出川的宋军,都得陪同著降附来的人马一道。
一下子收降了这么多人马,还大多都是有家口的,船只就不那么充足了,只能分批一点一点往扬州发运。
大事都安排妥当,剩下的便是些私事了。
几个月前张巡开始安排在富顺监重开井盐,现在盐井都已经打了出来,滷水自然是好的,煮卤成盐,有盐就开始聚人。
除了张巡设置的盐司官吏外,金应也派了两个家人来。可以想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內,四川安抚制置司衙门的经费,只能从富顺监的盐並里面出。
另外播州、思州的土官也已经在当地设置了塌房、堆栈。按照当初和土司们的约定,生產出来的食盐,有百分之二十直接归土司所有。前提是土司们要负责煮盐盐工的补充,保证整个並盐的產量不下滑。
剩下的是张巡、川將、安抚衙门等多方共同参与分润,这里面有个分成的说法,动態调整。说好了要让大伙儿的腮帮子都被填满的,不能完全把这个比率给定死。
是以整个四川最先恢復的驛站、递铺和烽燧系统,就是富顺监到重庆这一线。有钱,或者现在是有盐有粮食,基层的办事效率还是很不错的。
青白色的盐巴,迅速让萧条的川南水道繁荣了起来。杨邦宪他们跟著张巡打了几仗,亲眼见证宋军顶著战象反衝的战斗力,现在又有食盐的共同利益,膺服张巡至矣。
顺带著土司们已经准备跟著文天祥赶去临安,朝拜小皇帝赵了。管这是看在张巡的面子上,还是看在食盐的面子上,土官们能去行在磕头,那就是“四夷向化,九土来王”。带宋混到如今这年岁,已经没啥外藩,能有几个土官来,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那便是盛事。
確认了在富顺监的盐井之后,便是遍布全川,由张巡没收的“逆產”
地盘全是张巡打下来的,那原本属於元军將校的土地,肯定都成为了张巡的土地,仔细算算,无虑二百万亩。
这些土地也需要管理和经营,更需要保护。所以张巡专门在重庆设置了忠诚军后封库,理论上是配合朝廷的號召,开立经费在地方上招募团结弓手,维持治安。实际上是专门拨出一笔款子,来给川將川兵们分。
发钱只发將官,那叫做贿赂。可一直发到士兵手里,那就是津贴。
拿了张二的钱,替张二看好田,合情合理的买卖。等將来四川人口徐徐恢復,这些军田张巡也会逐步发卖给百姓,並不会一直占据到天荒地老。
计点全川的户口,扣除迁移走的西川元军家口和杨文安部家口,仅存三十二万户,一百五十余万口。
南宋嘉定年间还有一千六百万人口的川陕四路,在张巡恢復之后,残存百姓,不足十分之一。
即便有一些逃亡进山的,或者窜入深谷的,也不会超过二百万。就这点人口,想要恢復到全盛期,张巡肯定是看不到咯。
倒是文天祥很乐观,说现在只需要朝廷再转移支付个五年八年,四川的道路邮驛系统恢復,各地的官署重建,四川便能重生。
一旦安定下来,轻薄赋的话,人类的繁殖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一对在育龄的夫妻,这年头生个五胎八胎都是常事。假设其中的一半天折,只活下来三四个,那二十年后,四川人口也能衝到三四百方。
基数越大,繁殖越快,现在四川又不缺乏土地,文天祥感觉他蹬腿的时候,
或许四川人口能有五百万。
好哦。
你官大,你说了算。张巡怎么可能在这种事情上同文天祥爭论,文天祥本来就是个极其乐观的人,整个队伍里就他最乐观积极,天塌下来还能鼓舞自己说有高个子顶住呢。
反正剑门关天险已经恢復,四川的军事压力大大减轻,原本买来当辅兵苦力的川丁百姓这会儿都要放还。
按照金应的计划,很多不必要的山城也得废弃,只留下重庆城、合州钓鱼城、夔州白帝城这一类的重要节点山城。其余的小规模山城,或者纯军事目的的山城都逐步放弃,迁移百姓到山下平原耕种生產。
以前住山城那是没有办法,要打仗的。现在不打仗了,肯定先把都江堰给整修起来,深淘滩、低作堰,恢復天府之国的生產能力。
川兵中的熟券军,也儘量放还为民,只保留二万生券,二万熟券的编制。其中一万人配置在剑门关,剩下三万分散屯驻,减轻四川百姓的负担,也能方便川兵在各地就食。
如此,基本上该处理的私事也基本处理完毕,姜才都陪同著五千户探马赤军户离开了重庆,张巡身边只剩下刘师能一部,还有初九的御营前军中营一部。
“你以为,朝廷是授你三镇节度使好呢?还是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好呢?”文天祥先於张巡一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