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鼙鼓揭天破宋来 > 第446章 446.满山棚民投川去

第446章 446.满山棚民投川去

第446章 446.满山棚民投川去

既然宗子们已经自愿去往四川,为建设美好大宋添砖加瓦,咱们张二也不能够松解啊。得传信给正在赣南的王安节,让他协助文道生招抚山中百姓了。

也不需要多,能招募个一万户就足够了。赣南、闽南群山之中的山民盐徒难以计数,张巡確实没有安置他们的办法。那就能安置多少,先招抚多少。

实在安置不下来的,再採用叶李的办法。

青壮操戈去攻襄阳,老弱在后裹粮而前,张巡的忠诚军监押著他们往前冲。

冲死元军除外患,自己冲死除內乱,对於带宋的统治者而言,横竖不亏。

真到了张巡这一层级的,也就这么一回事,参考《大明1566》里大太监吕芳说嘉靖心里面装的是九州万方,那说得真是一点儿都不错。確实是只装九州万方,不考虑家家竭尽的。

对老百姓来说,自己眼前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对临安的大老爷来说,那是人力资源。宰相和节师们只考虑朝廷现在能够徵调的人力有多少,赋役有多少。

一封急信传到赣州,江西这边因为赣南战乱,今年的发解试还没有举行完毕。文道生原本回家想要好好温书的,但是他爹有命来,那肯定得办啊。

有一说一,文天祥在江西的名声那確实是一等一的。虽然文天祥本人没来,

但是赣州地方把文天祥所书的招抚榜文抄写了几千份。又將在城下修城防的老弱剩军,挑出来百十个,进山去散布。

规定只要在告秋之前下山而来的百姓,不问过往,即便是参与了围攻赣州城,甚至是打杀了官军的,全部赦免。朝廷会给予每户百姓米一斛,钱四贯的安家费,之后迁移去四川屯田。

如果换个別人来招抚,那山里面的百姓肯定怀疑这是官家在骗他们下山,然后好將他们全部杀了了帐的。

可文天祥的榜文在眼前,进山游说的剩员还说文相公的儿子文道生就在赣州,他愿意亲自作保,保证每一个下山的百姓都能够得到安置。

四川那边田土极多极广,只要跟著迁移去了,就能够活下去。

说起来,有宋一朝,老百姓对於土地的眷恋是没有其他封建王朝那样强烈的。一来是因为宋朝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进城当“游民”或者客户小贩,也能够活的挺好。很多宋代的故事、小说、笔记都有记载。

连武大郎靠卖炊饼,都能够过得衣食丰足。再给他干几年,別说租临街的小院了,那小院能直接买下来。

二来就是宋朝不抑兼併,土地逐步集中到有官爵在身的士大夫群体手中。没有土地的客户百姓,自然谈不上对土地的眷恋。

而有土地的自耕农富农,便成为朝廷簿册上的主户。一二等主户承担朝廷连年不停转的衙前役,还要应付支移、折变。

即便依靠土地,奋斗出一份家业来,被评了一等户,家业也会在短时间內消耗殆尽。甚至直接破家,自身都发卖为奴的,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很多人寧肯舍了土地,到城里面去討生活。以至於出现了宋代城镇人口占到总人口的22%,甚至一度摸著30%的边。而到新中国建立,全国城镇化率才不过10.6%的奇异景象。

当然啦,这种事对於在山里面挣扎討生活的山民而言,根本就不在考虑的范畴之內。王安节说得很好,他只要能够在赣州呆到明年夏天之后,山里面的百姓一半会冻死在冬寒,一半会饿死在春荒。

既然文道生允诺朝廷会分给他们房屋,还能够帮他们租赁到官田来耕种,那至少比在山里面痛苦挣扎要来的强。

唯一可能沾点欺骗的,也就是去成都,他们只能住西川元军的营房內。都是大联排的棚屋,谈不上什么安居的。

晚迁移到的,保不齐还得自己修棚屋呢。毕竟西川元军就一万多人,那城內外的营房也就一万多间,拋开张环所部占据的营房,大概率不够分的。

大不了跟著去建设新四川嘛,朝廷不是允诺发四贯钱的安家费嘛。四贯钱差不多就是搭一间草棚的开销,都是有数的。

有了文天祥的担保,山中的百姓棚民果然下山。说是起义,核心还是为了討口饭吃,现在既然有饭吃了,那就下山唄。

曹操收降的八十万青州军,不都被他安排去屯田耕战了嘛。被豪强士族搜刮的头顶无片瓦,脚下无立锥,曹操给他们分田分地,没多久就安定了下来。

仅仅数日之间,赣州城外就云集了数千家山民。李芾还担心山民再一次作乱呢,想要让王安节派兵监押,隨时做好弹压的准备。

倒是文道生,一下子瞧见这数千家百姓因为自己父亲的名声而下山来投他,

心中有了一种莫名的情绪。长久的留在书斋里面读书,啥玩意儿都不知道,那算什么?

仅仅是出来,到自己老家隔壁的州县,简单的安抚一番並不躁动的百姓,文道生就有了许多人生第一次崭新体验。

甚至可以说,安顿这些山民,比在书斋里读书要有趣的多。

等按照承诺,按户发给这些百姓钱粮之后,文道生更是接触到了基层政府运作中的各种乱相和门道。即便钱粮是经忠诚军的手往外发得,仍旧不可避免的出现以次充好和飘没的情况。

最后还是他几番协调,搬出自己的亲爹文天祥的牌面,才从江西地方府库上,筹措到了足额的钱粮,发给百姓。

借靠著载运王安节等人前来赣南的军船和官船,数千家山民百姓出发去往四川。见到朝廷確实不杀之后,呼啦啦一下子,山上又下来万余家百姓,全都是投靠文道生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文道生即便忙活了一整天,还是非常兴奋,提笔就给自己在临安的爸爸文天祥,和在扬州的张二叔叔写信,將赣州这边的进展,一一写明。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北美:从快枪手开始超度恶魔 召唤出骷髏去种地,我躺着赚钱 一纸离婚协议后,我踏上了不归路! 天命楼 祖龙塔 重生80:开局拒绝女知青求婚 暗黑界传奇 高武:我不是狙神 季总別虐了,太太扔下离婚协议跑路了 肆意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