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466.到底卖了宋降人
张巡没走,谢堂先行一步,离开了临安。
不就是去接鄂州镇,至於这么著急吗?既然他走,那朝廷任命李庭芝担任枢密使的詔令,也一道发了出去。看来李庭芝在今年年底前,就会成为沿江诸路兵马都元帅,开始筹划对襄阳·樊城一线的战事。
伴隨著谢堂的离开,全太后之弟全清夫实授同知枢密院事。三十几岁就担任国家的宰相,这在以往是很难想像的事,但谁叫全清夫撞上了呢。既有个好姐妹,又有个愿意拉皇亲国戚一把的小皇帝。
宣麻拜相,水到渠成。
要是搁太平年景,皇后的弟弟居然担任枢相,朝野肯定是要闹得沸反盈天的。当年赵葵以武功起家,被任命为宰相时,满朝大哗,都说什么宰相必须得用读书人。赵葵自己惶恐,宋理宗也没办法力排眾议,最终赵葵外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
去他娘的!
反观眼前,竟然真有几分“一堂和气”的意思。言官御史们不骂,主战派的宰相们也不多说,至於二圣以及全太后,更是乐见其成。
谢堂再是礼部奏名的进土,那好列也沾个进土,他当枢相多少有个理论依据。现在靠荫官荫上来的全清夫都能当枢相,这规矩可是你们先破的哦。
原本屯驻在湖州的谢光孙,也跟著谢堂飞也似的上任。临安武库內但凡有的,那是尽其所能,能搬多少搬多少,全都给他带去鄂州。
允诺给他们的二百方贯安抚钱,也实拨到位。谢太后这是趁著还说得上话,
拼尽全力拉他们老谢家一把啦。
带宋这边打破了规矩,带元的规矩也被突破了个屁的。上都的秋防工作又要开始了,忽必烈深感自己精力不济,有几分年老体衰之思。
於是命真金太子和阿术一道去镇守上都,伯顏也以白身侍从的身份,跟隨真金太子。海都在哈拉和林继承大汗之位,对於草原上造忽必烈反的部族而言,算是有了合理合法的號召力。
也就是海都还需要通知其他各汗国,等他通知完毕,各个汗国的使臣代表都来恭贺他继位之后,他必定兴兵南下。
求兵若渴的忽必烈,在几番犹豫之后,到底还是同意了青阳梦炎和陈文龙带来的宋元换俘条款。也既以李德辉以下四万余眾,交换自吕文焕以下二千余投降元朝的官更並其家口。
虽然跟著吕文焕他们北逃的汉人,不下一万五千人,但很多都是亲兵伴当,
或者军中的基层將校,以及部分骑兵人马。
当然也有他们家中的老家僕,虽然僕役不值钱,可是总需要一些贴心的办事狗腿子。西贡撤退的时候,阿美那还开著直升飞机日以继夜的带翻译们跑路呢。
道理不分中外,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阿美是越混越回去了,搁喀布尔连翻译全家都带不走咯。
南宋这边只是要杀这些投降官吏的全家而已,对於那些“逃兵”、“降卒”无甚在意。忽必烈发现这一条之后,也十分会意的隱去了这一款。
等把吕文焕他们卖了,这上万人立刻编组成军,发去上都,跟著真金太子秋防。
倒也不必担忧这些军队会譁变或者造反,真要是骨头硬的,就像先前张巡在四川碰著的智万寿的部队,听闻智万寿要被砍头,自己就抹了脖子,根本不向张巡投降的。
剩下的那些,其实更多的是隨波逐流。有吕文焕效忠的时候,那就效忠吕文焕。等吕文焕死了,那就效忠忽必烈唄,
好赖也没白接纳吕文焕等降人,至少兼併了一万多南宋的精兵。等再把李德辉等人换回来,原本空虚和破灭的大都侍卫亲军,就又能完完整整的拉起人马来了。
当大都的雪纷纷扬扬的落了下来,迟疑许久的忽必烈,向青阳梦炎和陈文龙允诺,只要是南宋列出明细清单的“逃人”,除开已死的,一定全部交还给宋国(死的交遗骨)。而且是老婆孩子爹娘啥的,一起交还,绝不隱匿。
闻知此事的青阳梦炎那是大喜过望,再三向忽必烈行礼。毕竟忽必烈也算是北面之君,带宋给北方的辽、金皇帝行礼都行惯了,也不能说什么骨头软。又没三跪九叩,纯当是感谢鞠躬。
预估一下,青阳梦炎等人如果轻骑南下,两个月內就可以抵达沿淮各边。再去临安復命,算一个月。三个月后,临安宋廷就应该知道忽必烈愿意换俘的消息了。
既然如此,那就约定以明年五月为限,五月十五之前,带宋把李德辉以下四万余人带到淮边。带元也把吕文焕等人带来,双方验明正身之后,就进行交换。
为了表达诚意,宋使团不是带了一个蒙古千户回大都,当面向忽必烈陈说李德辉、汪良臣、赵匣刺等人还都活著嘛。忽必烈可以先把原知江州的钱真孙还给带宋,权当是一换一了。
让带宋先把钱真孙带回家给砍了,助助兴啥的。双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之后,再在沿淮各边进行交换工作。爭取在明年五月之前,把换人工作彻底完成。
忽必烈急啊,今年海都不南下,那是因为还得去哈拉和林继位,並且把他继位的消息传递给各大汗国。
今年不来,明年一定会来。
爭大位这种事,从来就没有说可以半道坐下来歇歇的。一旦开始了,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大位就那么一张,不是你得,就是我得。
五月份从淮南捞来李德辉等人,即便都是老兵,也得先吃个半月饱饭,把身体养好了才能再上马打仗吧。
另外几方人的骤马器械,也需要沿途补充,都不是一而就的事。要不是这年头没飞机,忽必烈真想现在就把李德辉给捞回来,让他也去辅佐真金太子防秋。
能够拖到五月份,已经是忽必烈掐著手指头千算方算的时间啦。
双方一议定,也顾不上北方的冬雪了,收拾收拾就出发。忽必烈馈赠了宋使团不少礼物之后,就安排人马,把宋使团往南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