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西谷门弟子照常上早坛功课,由於赵有为不善言辞较为木訥,对功法了解也不深,张伟近些日子已经顶替他为眾弟子授课。
其实张伟作为魂穿来客,先天就有早慧的优势,加上受过现代会社会科学教育体系训练,一套自学的逻辑非常高效,更別说这小子在前身也是卷王,能考入重点大学的人都是智力卓绝的人物。
经过几天教导,张伟发现眾弟子基础不牢,当然这也不怪他们,原本老的西谷门自己都是修真界垫底的小势力,更別说他们这些资质低下的边缘弟子,更是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
於是张伟便从此方世界修真的基础规则法则讲起。
其实所谓的修真,便是对此方世界的灵气提纯吸纳,將生命等级逐步提高,从量化到质化的蜕变过程。
其中练气期是基础中的基础,各种功法都是想方设法帮助修士吸取提纯天地间灵气,储存在丹田之中,直到筑基之时,滋润周身百穴,將生命维度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而练气期使用的各类术法,都是基本的五行术法,直到筑基后,根据你自身经歷和修炼方法不同,会觉醒相应神通。
经过无数先人前辈的总结,这神通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种是顺天系,顺应天道五行,取金木水火土五道为性命所修,取自然法相为神通之本,通俗来说,就是能超越灵气限制,高效率应用五行之力的一种。
第二种是大道系,能够借用大道某一种法则,產生一些天地间的变化,张伟见过最为夸张的就是无为仙君王忘道的道法自然,借用大道法则,將破坏后的阵法与城墙强行运转,一举逆转化神之间的战爭,说是一言万金、言出法隨也毫不为过。
第三种是自强系,这是妖兽和体修们最喜欢的神通,无止境地將灵气强化肉体,使得躯体发生异化,最终获得远超同阶的战斗能力。
根据各个修真势力的不断研究改进,现在最权威的说法是大道系最强,自强系与顺天系不相上下。
这也是那句不筑基何谈修仙的由来。
范思立刻追问道,“掌门师兄,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筑基呢?”
张伟苦笑一下,继续解释道,根据修真界的普遍共识,筑基需要闯过三个关,一个是法力关,一个是气血关,一个是神识关。
所谓法力关,自然是灵气填满气海九重关隘,稳步踏入练气九层巔峰,浑身灵气进无可进,基础打得牢不可破。
而这气血关,当然是你这周身气血凝实无华,丹毒凡毒不伤己身,待过法力关后,天地灵气助你洗经伐脉,必须雄厚血气方能撑过此关,不然必定周身灵化枯竭而死。
至於这最后的神识关……
说到这里张伟沉吟了一会,范思却等不及了,“掌门,我们连神识都没有,怎么过这神识关呢?”
张伟苦笑一下说道,人皆有神识,不过受凡躯困扰,无法显现,藏於眉心之间,掌握你的喜怒哀乐,控制你的七情六慾。
待你全身受灵气洗礼,身躯无限接近天地灵气,这神识就会喷涌而出,成为你全新能力的时候,他也会勾动你的七情六慾以及深压心底的阴暗面,轻则性情大变,重则走火入魔。
所以与其说这是神识关,不如说是一个,嗯我想了一个更贴合的说法,意志关。
范思听到这里眉头皱在一起,下意识地追问道,“那我们要如何过这个意志关呢?”
张伟单手指天解释道,在漫长的修真岁月中,前辈们总结了三种办法,一种是靠著自身意志力死扛,再配合一些调整心性的灵物,扛过此关的人也不在少数。
一种是利用一些独特的丹药,辅助你进入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態,使得你如天地间一顽石,无悲无喜度过这个意志关。
最后一种也是最好的,无数天骄竞相效仿的一种方法,那是在筑基前一段时间,进入念头通达、天人合一的状態。
范思连忙追问,怎么样才能进入这种状態呢?
张伟摇了摇头说道,这个他也不知道,书上记载,进入这个状態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些人是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进入的,有些人是在极度激动的情况下进入的,也有些人是在放下执念的情况下进入的,因人而异,不一而足。
但可以確定的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筑基状態的,不仅能够大幅提升筑基成功率,筑基后神识的强度更能远超普通修士三成,根据不可靠推测,神通能力也能略强一点。
在场弟子纷纷心潮澎湃,心中暗自想著自己筑基前也能达到这个状態就好了。
张伟看著他们嚮往的样子,面上点头微笑,心中却是重重嘆了一口气,要知道一般资质,单灵根可在十三年苦修后达到练气巔峰,双灵根可在二十六年苦修后达到练气巔峰,他这种三灵根可在三十五年苦修后达到练气巔峰,四灵根可在五十年苦修后达到练气巔峰,五灵根根本无人记录。
也就是说,一般修真势力掌握的手段只有在幼童六岁以上才能测灵根,一个三灵根幼童苦修三十五年要到四十一岁才能练气巔峰,四灵根苦修五十年后到五十六岁才能练气巔峰。
而且这都是理想状態,一场大病,没有足够的丹药,没有良好的老师,遇到劫修,修行修仙百艺,完成师门任务都会使得这个时间无限拉长。
张伟不忍心向弟子们撕开修真世界残酷的一面,他寧愿弟子们嚮往著筑基境界不断前行。
突然张伟眼睛瞟到了两个陌生身影,正是昨日雇来的两爷孙包大同和包明义,包明义听得津津有味,包大同却反应过来了。
他快步走上前去向张伟告罪,“东家,我与孙子閒来无事,刚巧听到东家讲课,东家把筑基讲得面面俱到,小老头和孙子一时入了迷,犯了忌讳,下次不敢了。”
张伟却是挥了挥手说道,“无碍,我等每日在此开早坛功课,相互交流修行经验,我看你爷孙也是修行之人,若是无事,也可来此与我等共同学习。”
包大同愣了一下,他走东闯北,没进过大门大派,小门小派见过不少,这些小门小派敝帚自珍,恨不得半点门派底蕴都不给这些干活的看见,哪遇到过主动邀请参加早坛功课的门派。
见包大同不搭话,张伟也不强求,迎客松下盘腿坐,闭目养神灵气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