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蓝玉是他儿子朱標的妻舅,是他安排的,为朱標保驾护航的人选。
不管怎么样,他都不可能对蓝玉下手吧?
不过他很快又想起,赵一民说过,朱標会死,还有朱雄英也会死,並且他们两人都是死在他前头。
这么一想,他心中便大概有了猜测。
不过,不管他心中想什么,表面上都没露出来,只是听著赵一民在说话。
只听赵一民继续在说道:“空印案是地方官府进京核对什么资料的时候,携带了空白带印章的公文进京,根据京师这边的数目直接填写,避免来回折腾的麻烦。结果不小心让皇帝发现了,他认为这中间肯定会有贪腐,就一刀切,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和这个事情有牵连的,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
说到这里,赵一民看著老丈人,恳切地说道:“这个案子中,就有不少据说是清官的人,都被牵连杀害。有名气的是方孝儒他爹,您要不信的话,可以注意下。”
朱元璋一听,把方孝儒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然后点点头,示意赵一民继续。
“爹,从这个事情上就能看出,不是我们乖乖的,安分守己,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就不会有事。这也是我为什么劝爹放弃这里,一起去海外的原因
之一。”
朱元璋听了,装作不在乎的样子,呵呵一笑道:“这些都是文官,关我们武將何事?”
赵一民倒也没想过,这么一个事情就能说服这个老丈人出海,便继续往下说了。
“不急,还有三大案呢,既然爹是在意武將,那我们就不说郭桓案了……”
朱元璋一听这话,立刻打断道:“不,这个郭桓案,你也要说,我要听听,你有没有糊弄我?”
这个郭桓案好歹是所谓的洪武四大案之一,借这个机会能了解,他肯定是要了解的。
赵一民听了有点无奈,便只好说道:“郭桓案,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发生了。大概是一个侍郎级別的官,联合其他衙门和地方上,倒卖粮食贪污之类的事情,被皇帝发现之后几乎把整个朝堂上的高级文官和一些地主豪强都杀了个遍。这个案子,爭议性比较小,定性为反腐,惩治贪官污吏。”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虽然心中有些不满怎么贪官污吏这么多,不过相对於他的预期,这算是属於正常的大案,后世评价似乎也还可以,他就鬆了口气,没说话,只是静静地听著。
“不过接下来的案子,胡惟庸案,这个胡惟庸您是知道的吧,如今好像是宰相。歷史上,说他图谋造反,因此被皇帝诛杀,牵扯在这个案子里面的,有著名的韩国公李善长,还有一些开国的侯爵,这可是和您一个级別的,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心要谋反,还是说只是和胡惟庸有交往,反正全都被诛杀九族,並且这个案子持续了很多年,牵连非常广……”
就算朱元璋的城府够深,当他听到这段话时,也忍不住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此时的朱元璋,那是绝对没想过要杀李善长,更不用说是要灭李善长满门的。
他能夺得天下,李善长虽然没有赫赫战功,却是他认为助力最大的臣子,因此,他压根没想过会对李善长动手。甚至这时候他所想的,还是委屈女儿嫁给李善长儿子当继室。
可如今赵一民竟然说他灭了李善长满门,说真的,他不信!
此时,赵一民看到老丈人很是震惊的样子,便立刻问道:“连韩国公都被诛杀满门,您觉得,您能比他的功劳还大么?”
赵一民说到这里,想起老丈人是在核对自己说的话,和喝多了时候说的话有没有出入,便连忙又补充道:“对了,李善长儿子李祺因为娶了临安公主,就是皇帝的大女儿,就得到了豁免,他们一家只被流放而已,没有被杀。”
此时,朱元璋的內心其实已经有些相信了。因为他打算把朱镜静嫁给李家的事情,外人是绝对不知道的。假设没有赵一民这个后世的鬼魂,说不定他就嫁女了。
不过他又很快想起,假如不是赵一民的话,那静静不是被噎死了么?
想到这,他便又有点疑惑起来。
此时,他听到赵一民问话,便冷笑一声道:“你这个话,可和你喝醉时候说的有出入啊!”
很显然,朱元璋这是在诈他。
赵一民一听,急了,连忙说道:“我说的话,都是千真万確的啊!我这些话,哪里有出入了,最多是说话方式不一样!”
朱元璋听了,便把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道:“你给我说的是,临安公主死了,她又怎么可能嫁给韩国公的儿子?”
赵一民一听这话,顿时皱了眉头想了下,然后疑惑地说道:“不对吧,我怎么可能说临安公主死了呢?如果没记错的话,他要一直到永乐年间,大概六十多岁才会死。为此,永乐帝都还停朝几天哀悼她的。”
永乐朝?朱元璋听到这话,立刻明白这是他后面的大明年號,该是朱標……
刚想到这里,他就想起来,不是说標儿是比他先死的么,那就不是標儿的年號了?
心中好奇之下,朱元璋便追问道:“这个永乐帝是谁?”
赵一民听到问话,想也不想便回答道:“朱棣,皇帝的四儿子。”
听到这个答案,朱元璋非常意外!
哪怕赵一民回答说是秦王,他都不至於这么意外。毕竟在他的儿子中,如果標儿死了的话,按顺序,也轮不到朱棣这个儿子的!
但是,他一直在观察赵一民的表情神態,没发现有说谎的跡象,便假装不信道:“不可能,你又说谎了,怎么可能是燕王当皇帝?你不要告诉我,太子,秦王,晋王都先死了?”
“是都先死了,不过朱棣当皇帝,和他们是不是先死没关係,因为他的皇帝位置,是他自己抢来的。”赵一民说到这份上,也就没什么顾忌了。如今的他,就怕前后说得不一样,因此只能按照史实来说,这样才能保证他说的话,前后应该不会有多少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