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榨乾他们!
“好啦,閒聊等晚餐时间再说吧,”博里尔拍了拍手示意弟弟和舅舅回到眼前的沙盒上来,“我们还没確定具体计划是什么样的呢?”
“刚刚不是说了吗,虽然我们损失不小但罗马肯定也因为坚壁清野元气大伤外加闹兵变,明年这会打过去他们肯定望风而降。”斯特雷兹说。
“你把这些都寄托在隨机事件上吗?民变的事我自有办法去证实,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少依靠些不確定的东西吧。”
博里尔仔细地观察著沙盒,完全没注意到坐在东道主位置的卡洛扬正耐心地观察著他,沉默的脸上爬过几道不易察觉的刻痕。
他原来如此具备战略才能吗?
为什么之前朕一直没能察觉呢?
在两人还在对著沙盘你一言我一语分析的途中,卡洛扬的思绪不由得慢慢远去,此前一直围绕在他眼前的,驱使他做出一系列极端行为的屈辱过去和战败耻辱在这一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他熟悉的人浮现眼前,比如他的两个哥哥,
1185年,他的亲大哥彼得和二哥伊万面对伊萨克皇帝的怠慢,果断振臂一呼带领不堪沉重剥削的保加利亚人为自由而战,並一次又一次地將骄傲的罗马人化作残缺不全的尸体。那个统筹战爭的瞎眼將军最终也是被割下脑袋,与独立条款一道成了保加利亚国的新生之礼。
出於不伤和气以及对出力最多者的尊重,哥哥彼得成了这个新生国家的第一位沙皇,但他或许是此前积劳成疾,仅统治了五年便去世了。
彼得四世去世时没有子嗣,他的弟弟兼卡洛扬的二哥老伊万继位,但伊萨克皇帝却在彼得尸骨未寒之际大举入侵。危机时刻,老伊万展现出了不亚於彼得的军事才能,成功在特尔诺沃郊外大败数倍於他的罗马军队,又在1194年於阿卡迪奥波利斯將最后一支罗马野战军抹去。
伴著伊萨克皇帝的第二份休战书送达特尔诺沃,全体保加利亚人再度沸腾了。相较於9年前,
这次他们更加高兴,因为此前独立或许还会被指责是狗屎运,但这次的百分百完胜却足以证明保加利亚人远比罗马人优秀。
虽然这一切在最终签署的条约结果公布时全都化作了泡影,因为伊万为了多要罗马的黄金,甚至答应把卡洛扬送去君堡当人质,坐视对方被性癖异常的罗马士兵整夜凌辱,甚至知道他被取了个『漂亮约翰』的外號也毫无反应。
停战协议签订的第三年伊万便遭反对者刺杀,但不知是对当了人质的弟弟的补偿还是觉得孩子太小无法统治,最终让卡洛扬继承了沙皇之位。
上位后,卡洛扬並没有急著给自己刺痛的下半身报仇,反而听从了开国老臣的建议继续维持和平条约,直至1200年人菜癮大的阿莱克修斯三世再度入侵,卡洛扬才借著保家卫国的名义將自己的个人恩怨裹上了宏大敘事的外衣。
他对亚歷山大和小伊万这两个侄子的偏爱没有基於多少血缘亲疏,纯粹就是他们虽年幼但出眾的能力使然;
但如今既然连存在感不足的外甥博里尔也展现了类似的能力,这个沙皇候选人的位置是不是也可以考虑易主了呢?更何况—他们两个的立场或许已经没有那么坚定了。
卡洛扬很明白侄子和外甥如此拼命是为了头上的皇冠,而他也倾向於维护这种竞爭制度一一百年前他们的保加尔祖先还和库曼人一样在草原驰骋时,也喜欢用类似的方式避免下一代腐化的速度过快,他並不觉得这种传统有什么不好。
按照已经去世的彼得兄长的说法,祖先的传统与罗马的制度都是上帝赐予保加利亚人的宝贵財富,只有將两者结合到一起这残酷的世界才能有保加利亚人的一席之地。卡洛扬虽然不喜欢兄长说罗马人的好话,但他自己確实也是这样做的一一比如他就很钟爱罗马的奢侈品。
“舅舅?舅舅?有听到我说话吗?”
一阵略带抱歉的声音忽然打断了卡洛扬的思绪,整个人本能地愤怒的同时看了看前方,博里尔和斯特雷兹竟然真的擬出个计划来了。
“你们已经有想法了?怎么做?”卡洛扬以此前的口吻开口,似乎不想让两个外甥看出他走神了。
“很简单:”这次是斯特雷兹先开口,担任策划的博里尔则喝著酒以润喉,“我们的大军从布尔加斯出发,沿著黑海海岸直扑君士坦丁堡。”
卡洛扬凑上去瞧了瞧两人理出的新军路线,虽没说什么但也微微点头。
“你们怎么会这样想的?”
“很简单啊,只是带入那帮罗马狗的思维想了想而已,”博里尔已经喝完了酒,將空杯子推到了一边,
“首先是我们自身:极限动员的7万大军损失过半,如今能作战的也就不到2万人,就算把剩下的最后一点人力榨空也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程度了,更何况如今帝国的生產活动確实是受了很大影响,这就显得库曼人的帮助不可或缺———“
“你之前不是还说能作战的有5万人吗?”卡洛扬糊涂了。
“若再把徵兵標准降低,让所有拿得动武器的人加入您的军队的话確实能再凑出5万人。但这样一来嘛·——
博里尔似乎还想继续说,但紧接著转瞬即逝了个惊恐表情后便快速摇了摇头,警了下卡洛扬冷若冰霜的脸后又缓缓补充:
“当然,我从始至终都支持您杀光罗马狗的正义事业,如果您愿意我完全能再去把那些人动员起来,至於库曼人那边我也会想办法。吉尔根可汗是个明事理的人,待他冷静下来后我会跟他解释清楚的博里尔话音未落,敲门声便打断了他,空余略显噪的回声盪在宽的室內。
“很抱歉,沙皇陛下,”那个侍卫平和的语气中透著的是无尽的恐惧,“伊万阁下,埃斯克拉斯阁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