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裁军?!
“裁军?!”
狄奥多尔·拉斯卡里斯拿著文书的手忽地垂下,略微扭曲的脸上满是异与难以理解。
递送文书的狄奥多罗斯·坎塔库泽努斯大司库似乎早就预料到狄奥多尔会是这种態度,抬起手就准备解释:
“正如前段时间给您看的財务报表上写就的那样,去年帝国算上货幣税与实物税的总收入为451万海佩伦。扣除掉各项维持国家运转的必要支出后,剩下的至多也只有150万海佩伦了。
驻屯农兵平日自给自足,只要不徵召他们远征就不用付钱;但4000库曼部落民,1000瓦兰吉卫队,500瓦兰吉老兵团和6000塔格玛特骑兵却是每时每刻都要烧钱的,只是区別在於的钱是多是少..”“
“所以,你的意思是如果哪天要总动员,这些钱根本不经?”狄奥多尔问。
狄奥多罗斯点点头但没有再说话,反而是转过头瞧向在不远处站著的海尔姆督军兼城防司令示意他接过接力棒。后者注意到他的眼光后微微点头隨后也缓步走了上去,和狄奥多罗斯仅隔著数步的距离。
为了防止权力集中滋生腐败以及权责不明降低效率,帝国一直以来对军职的划分都较为细致。
负责统兵的大元帅分为陆海军且不可兼任,督军负责统筹练兵与军需分配事务,侍卫大臣则负责管理皇宫禁军保卫皇帝本人及其亲属免遭刺客威胁。
“经过我的统计,一个库曼骑兵每年60海佩伦,瓦兰吉战士120海佩伦,塔格玛特骑兵150海佩伦,合计消耗军费达130余万。这之中包括训练费,装备维护更换费,马匹饲养费,个人军餉以及伙食补贴,就算重点防范贪腐与浪费问题也只能省到120万。
狄奥多尔点点头,沉思片刻后又补充道:
“瓦兰吉卫队和塔格玛特骑兵是帝国军的核心,库曼人是最好的侦察部队,要想击败像新苏丹那样敢於蔑视帝国权威的愚蠢之徒,他们的存在是必须的。但除了他们以外,数量比常备野战军多得多的上万名自由民步兵团呢?”
“他们每年是50海佩伦,若要以军功做激励的话最多也就降到40海佩伦不能低了,那些需要隨军出征的农兵的补贴也是那么多。如果实在没办法您就下令加税吧,哪怕加个一成都足以弥补这个窟窿。”
“嗯不可。帝国不久前才在东西方面临敌国军事入侵,在此人心浮动的时刻加税只会徒增不稳定因素。比起开源还是节流更加合適。”
“节流?”海尔姆有些懵圈,连带著其他在场的官僚与贵族都有些摸不著头脑,“我和大司库说的支出都是不可少的,从哪节流呢?”
“从朕身上吧。朕在尼西亚的行宫还有不少金银器,可以拿它们去换钱或是熔化以铸幣贴补这个窟窿,若不够的话朕也还有十余件丝绸袍服可以拿去典当。要是再不够——”
狄奥多尔说著便微微用眼角余光警了眼屁股下的黄金皇座,当场嚇得在场者纷纷答应解囊这场插曲才算停止。
13世纪还是骑兵大行其道的时代,只要谁的骑兵够多谁就越容易取得胜利一一但这仅限於野战而言,若遇到攻城战还是得老老实实地拿步兵做填线宝宝。
塔格玛特骑兵凭著目前的生產力已经卷无可卷,此后卷的方向就得放到步兵上了。感谢上帝,
这个年代有能力卷步兵的人不愿意卷,愿意卷步兵的人没能力卷,步兵市场仍旧是一片蓝海。
这时候的步兵绝大多数仍旧是以农奴为主要构成部分的气氛组,城市民兵崛起也还需要一个世纪,作为最后排面的罗马步兵团也一度卫所化。
但经过狄奥多尔强制推行的土改和新税制的推行,罗马卫所兵也如在君士坦丁堡破碎的拉丁十字那样被冲入了歷史的垃圾堆。
在以往的科穆寧时代,为了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抵御持续性的外敌入侵,中央不得不把大片国有土地授予地方军事贵族以外包国防。虽说那些土地的自耕农依旧向君堡纳税,但那些普罗尼埃贵族最擅长的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到安格洛斯时代更是演都不演了。
对於无依无靠的自耕农,贵族们会以军队胁迫或以联姻换取中央给予更多自主权,然后再用这些自主权搞出苛捐杂税让自耕农不堪重负破產。破產后,这些前自耕农的选择也不多:落草为寇,
润到罗姆苏丹国或成为依附贵族的农奴。
这些方式虽表现手法不同,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君堡的皇帝兜里越来越空,而皇帝兜里空的直接表现便是中央军肉眼可见的卫所化,中央军卫所化又让掌握国家三分之二军队的大贵族们更不愿意服从皇帝选择半独立。为此,当拉丁十字军围攻君士坦丁堡时没人援救也就不奇怪了。
为了在缺乏自耕农的情况下儘可能搞到足够的钱维持国家运转与个人享受,歷代皇帝採取的手段大都是简单粗暴的加税。可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搞到最后便是承担税负的自耕农和市民群体加速流失,整个国家也伴著缺乏收入在下坡路上猛踩油门。
如此血淋淋的案例摆在眼前,任何一个不打算躺平且非既得利益者的罗马人都没有理由不同意改变,为此在有关土改和建立新税制的紫头文件出台时,全国上下莫不欢呼雀跃得像是在庆祝復活节。
新税制推行前,帝国一年的財政收入仅100万海佩伦,连某些家大业大的普罗尼埃贵族都不如;推行后,收入翻了四五倍不说还没多少人控诉税赋高,可谓不论面子还是里子都贏麻了。
至於土改就更是明显,草寇下山,润人回国,农奴离田,无数自由民疯狂填补著无主荒地与人丁凋零的大小城市,原先荒芜得千里无鸡鸣的土地数月的功夫便勃勃生机方物竞发地流著成吨的奶与蜜。
他们的数量是如此之多,以至於这些地方满员了都还有上万人无处可去,地方治安也差不多是同一时间开始恶化的。
为了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外加配合收復失地战略,这些写作自由民读作社会閒散人员的游手好閒者就全被丟进了军营,由希拉克略等大小军官协同训练成为士兵,然后帝国再以这些新晋训练出来的自由民士兵取代那些酒囊饭袋的卫所兵组建新的罗马步兵团。
相较於后者,这些经由內行亲信调教出来的新军不仅单兵战力比肩斯巴达猛男,还能如底比斯gay佬团那样熟练运用斜线阵粉碎所有挡在面前的步兵以及拉丁骑士以外的骑兵。
为了鼓舞士气,狄奥多尔最后又效仿巴西尔二世准许他们以战功换土地,获得土地的新军士兵就会成为军户农兵,不但拥有自己的土地而且还无需像步兵团那样一有战事就要到处跑一一但最关键的还是在於他们享有的税赋减半优惠能让他们积累財富的速度远胜过给人打工。
一整套组合拳下来,这支新军就和塔格玛特骑兵一样成为了帝国的名片,只有傻子才会以为此时的罗马帝国还是栋一踢就倒的破房子。
除了这一剑一盾外,前些日子又有套名为『车垒军”的盔甲加入了帝国编制,只是他们的最终实力如何还需要实战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