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227章 品味民间疾苦

第227章 品味民间疾苦

李青再次出发了。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没有什么功利心,也不是为了游玩而游玩,纯属体验大明民情。

就他一个人,身也轻鬆,心也轻鬆。

夏日炎炎,李青却是身心清爽,步履轻快……

一路向南……

看玉米地,闻稻香,品味大明乡土人情。

没有骑马,没有乘船,李青就靠一双腿,也不刻意赶路,走走,看看,听听……

跟田间老汉地头閒聊,与半大孩子下水摸鱼,听洗衣妇人河边家长里短……体验人间百態。

李青长得好看,说话也好听,怎么看都不像坏人,且还多金,一出手就是数十铜板。

这样的李青,自然招人稀罕,无论男女老幼。

遇上不平事,李青便以温和的方式平不平,遇上悲苦人家,李青便稍微救济一下。

穷乡僻壤的地方,几两银子便能让一户人家大大喘上一口气,甚至能挽救一个家庭。

上次与唐伯虎去的都是顶级富庶之地,这次见到的却都是底层百姓的生活百態。

李青没有再看到爱美的妇人,没有再看到年轻男女追赶潮流,更没有看到中老年人遛鸟、听戏的悠閒。

有的只是妇人洗衣、做饭、带娃,有的只是男人面朝黄土背朝天……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超贴心,101????????????.??????等你读 】

下到十来岁大的孩子,就开始从事力所能及的生產,以为家庭减轻负担;上到耄耋老人挑水、浇菜,劈柴……

青壮作为家中的顶樑柱,就更不必多说。

越是穷的人家,女娃嫁人就越早,一样的年纪就为人妇、为人母,没有相夫教子的浪费,有的只是操劳和艰辛。

每个人都好似上紧的发条,不断释著『衝劲儿』,不知疲累……

汗乾衣衫烂,没有盈余。

他们很苦。

可他们不觉得,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他们习惯了……

甚至,他们很满足这样的生活。

能吃饱饭,能让父母妻儿吃饱饭,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没有怨天尤人。

他们態度都很积极。

一颗果,一件粗布衣裳,一顿饺子……就能让他们开心起来。

李青心中五味杂陈。

就这,还是大明百余年的国力上升,真不敢相信,大明之前的元朝,百姓过的又是怎样的生活。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比较富庶的城镇,可大多数还是处在贫苦状態,不至於饿肚子,可也仅限於能吃上饭。

李青逐渐收敛身上的富贵之气,换上了粗布衣衫,越来越不讲究,越来越像一个穷游的道士。

经常性的付十来个铜板,在农户人家吃饭,这点钱不至於让人家改善伙食,基本农户吃什么,李青吃什么。

饭菜怎么说呢……只能说能吃。

这期间,李青发现了一个被百姓喜爱的调味品——辣椒。

无论男女老幼,都很喜欢拿辣椒做调味品,这很让他诧异。

这日,李青在一户人家吃过饭之后,又给了小孩几个铜板让他去买,孩子开心了,老人也开心。

李青趁机与那家中老人閒聊。

“老伯,你们这里人似乎很喜欢吃辣啊?”

李青方言不太標准,连续重复了两遍,对方才听懂。

老人露出稀疏的门牙,咧嘴一笑:“庄稼人嘛,都这样。啥高產种啥,种啥吃啥,吃多了,就腻歪了,小傢伙儿嘴馋,家里又买不起,就只能吃辣了。”

李青挠挠头,搞不懂两者之间有何关联。

老人见他纳闷儿,笑著解释:“一口辣椒下去,辣的人直流口水,吃东西就爽利多了。这时间长了啊,没点辣椒还真没啥胃口,別说小孩儿,大人也一样,习惯了就改不掉嘍,要说,这辣椒可是好东西嘞……”

李青呆了呆,心尖儿泛酸。

平復了下情绪,他问:“家里不缺粮食吧?”

“不缺,不缺,都能吃饱。”老人乐呵呵道,“那永乐豆子,宣德地瓜晒乾了,磨成粉,別让潮了霉了,能放个一两年,只要没病没灾的,便是碰上个旱涝,咬咬牙也能挺过去。”

老人年纪大了,做不了重活,儿子、儿媳都下地了,平日就在家照看孙子,难得有个说话的,很是健谈。

“老汉年轻那会儿,跟著村东头的老李头去县衙修房子,听县老爷说,这东西以前咱大明还没有,是太宗爷命一个三宝的太监,给带回咱大明的,还有那永乐豆子,宣德地瓜,都是那太监给带回来的呢……都是好东西啊,家里有粮食,就特別踏实……”

“好东西,好东西。”李青连声附和,问,“种的是自家地吗?”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序列逃生:从每天签到一块钱开始 国运三角洲:开局夺舍樱花六套 天幕放映:现代生活震撼古人! 穿成小丧尸,被九位疯批大佬强宠 殿下先別死,王妃她杀回来了 鸣佐不作为,我和斑爷给打个样 毒了拐子全村后,她回京城杀疯了 网球:我在现实世界使用动漫绝招 温小姐要二嫁,谢总跪红毯求和 末世:都重生了,我才不做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