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大明:让你就藩,你统一全球? > 第113章 战事

第113章 战事

洪武二十八年,六月。

金陵城已入浅夏,午后的蝉鸣聒噪得让人心烦。

奉天殿內,冰块散发著丝丝凉意,却驱不散空气中的沉闷。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前摊开的是一部已经修改了无数遍的《皇明祖训》。

他老了,眼皮耷拉著,握著硃笔的手也有些颤抖。

他想在这最后的岁月里,为子孙后代,尤其是为他那个仁厚的皇太孙。

再扎紧一道篱笆。

殿下的朝会早已结束,但几个核心的內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依然侍立在侧。

陪著老皇帝耗著。

谁都知道,老皇帝的心思,已经不在眼前的政务上。

而在身后那张龙椅的传承。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打破了寂静。

一名身著飞鱼服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手捧著一个火漆密封的木匣,快步冲入殿內。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琼州府八百里加急军情!”

朱元璋浑浊的眼睛猛地睁开,射出一道精光。

他缓缓抬了抬手,一旁侍立的太监立刻小跑下。

接过木匣,呈了上来。

太监用小刀撬开火漆,取出里面的奏本。

展开在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只看了一眼,呼吸便陡然粗重起来。

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安南国,於五月十三,遣兵三千,犯我琼州西南沿海,屠我村庄三座,戮我大明子民三百一十二人……”

“混帐!”

一声雷霆般的怒吼,在空旷的大殿內迴荡。

朱元璋一把抓起那份奏本,狠狠地砸在了金砖地上。

奏本弹起,又无力地散落开来。

“一群不知死活的蛮夷!一群餵不熟的白眼狼!朕当年看他们可怜,將他们列为不征之国,他们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老皇帝撑著龙椅的扶手,猛的站了起来,因为愤怒,整个身子都在剧烈地颤抖。

殿下的文武大臣们全都跪伏在地,噤若寒蝉。

“欺负到我朱家门上来了!杀我大明的百姓!他们以为朕老了,提不动刀了吗!”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殿下,最后落在了兵部尚书茹瑺的身上。

“茹瑺!”

“臣在!”

茹瑺嚇得一个激灵。

“传朕旨意!”

朱元璋的声音带著刺骨的杀意,“琼王朱桂既已在琼州,就让他给朕打!朕给他三个月的时间!朕要安南国王的人头!朕要把他人头掛在金陵城的城楼上,让天下人都看看,犯我大明的下场!”

皇帝的怒火,让所有人都感到心惊胆战。

然而,旨意一下,立刻就有人站了出来。

吏部尚书詹徽硬著头皮出列,叩首道:“陛下息怒!我大明主力大军,尚在北平一线,防备蒙元残部。”

“若此时在南疆再开战端,恐陷入两线作战之窘境,於国力消耗甚大,还请陛下三思!”

“是啊陛下……”

户部尚书赵勉也跟著附和,“南疆多瘴气,用兵不易,粮草转运更是耗费巨大。况且,此事或有误会,不如先遣使问责,若安南国主能交出凶手,赔礼道歉,或可免去一场刀兵之祸。”

一群文官纷纷开口,无非是劝皇帝息怒,不要轻易动武。

朱元璋听得心头火起,正要发作。

都察院左都御史黄淮却突然出列,他的问题,插向了另一个方向。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黄淮躬身道:“琼王殿下奉旨出海,开拓疆土,按理应在遥远的海外。为何安南国五月十三日犯边,他的奏报六月初便能抵达京城?”

“这消息传递的速度,未免太快了些。”

“而且,他又是如何恰好就在琼州府的?”

此话一出,大殿內的气氛瞬间变了。

之前还只是关於战与和的爭论。

黄淮却直接將矛头指向了朱桂本人。

立刻有言官跟进:“陛下,周大人所言极是!此事疑点重重,说不定是琼王殿下为了邀功,谎报军情,意图擅开边衅!”

“请陛下將那信使拿下,严加审问!”

那名送信的锦衣卫指挥同知闻言,嚇得魂飞魄散,连忙磕头解释:“陛下明鑑!小人不敢谎报!琼王殿下確已率船队返回,本欲回京復命,途经南洋时,恰逢安南突袭,殿下为保境安民,这才被迫滯留琼州,发兵自卫!”

“好一个被迫滯留……”

黄淮抓住了话柄,冷笑一声,再次上前一步,声音陡然拔高:“陛下!藩王无詔,不得离其封地。”

“琼王殿下既已返回大明海疆,为何不第一时间回朝復命,反而带著一支庞大的船队,滯留在海防要衝琼州府?”

“他意欲何为?”

“琼王殿下在海外数年,招兵买马,聚敛財富,其势力早已今非昔比。如今拥兵自重,盘踞琼州,朝廷政令不行於其地。”

“此乃国中之国,心腹大患!”

黄淮猛的撩起官袍,对著龙椅重重叩首,声泪俱下:“臣,恳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立即下旨,召琼王殿下即刻回京!”

“收回其兵权,將其麾下军队尽数解散,分派各地卫所!”

“否则,尾大不掉,后患无穷啊!”

“臣等,附议!请陛下召琼王回京!”

以黄淮为首,大半个朝堂的文官,黑压压地跪了一片。

他们怕的,从来不是什么安南国。

他们怕的,是朱桂这个手握重兵,財力雄厚,又功勋卓著的藩王。

这样一个藩王,对他们这些文官而言,对未来那位仁善的皇太孙而言。

是比任何外敌都可怕的威胁。

朱元璋站在御阶之上,看著底下跪著的群臣,脸上的怒气一点点褪去!

他缓缓坐回了龙椅,一言不发。

大殿內,死一般的寂静。

老皇帝的目光,越过群臣,仿佛看到了侍立在不远处的皇太孙朱允炆。

他看到了允炆那张仁厚却又带著一丝不安的脸。

他想起了自己这个十三子。

那个最像自己的儿子,不但有自己的狠辣,更有自己所不具备的眼光和手段。

他送回来的人,让大明的百姓免了徭役。

他送回来的祥瑞,或许真能让天下再无饥饉。

他送回来的黄金,更是充实了自己那空虚的內库。

可也正是因为他太能干,太强大了。

强大到让所有人都感到恐惧。

今天,他能一声令下,让蓝玉带著两万大军去打安南。

明天,他是不是就能带著二十万大军。

从琼州府打到金陵城?

自己还活著,能镇得住他。

可等自己闭了眼,允炆这孩子,镇得住他这位手握利刃的叔叔吗?

朱元璋闭上了眼睛,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

一下一下地轻轻敲击著。

每一次敲击,都像是一记重锤,砸在殿下所有人的心头。

良久,良久。

敲击声停了。

朱元璋睁开了眼,声音疲惫!

“传朕旨意。”

“安南小国,背信弃义,侵我疆土,杀我子民,天地不容。著镇守云南西平侯沐春,即刻点兵十万,征討不臣。”

“朕给他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朕要在金陵城,见到安南国王的项上人头!”

这道旨意,让群臣都愣住了。

皇帝竟然没有让琼王出兵,而是改派了远在云南的沐春。

西平侯沐春,是开国功臣,义子沐英的次子。

沐家世代镇守云南,对西南地理、战事了如指掌。

忠心更是毋庸置疑。

由他出兵,合情合理。

但这道旨意,也等於是否决了朱桂的出兵之举。

“退朝。”

老皇帝摆了摆手,仿佛耗尽了所有的力气。

两名太监连忙上前,搀扶著他,缓缓向后殿走去。

那佝僂的背影,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无比的萧索。

...

洪武二十八年,七月。云南,昆明。

西平侯府的黑漆大门缓缓打开。

一名风尘僕僕的京城信使,在沐家亲兵的护卫下,穿过层层庭院

走进了议事大堂。

大堂內,沐家三兄弟早已等候多时。

为首的,正是袭爵的西平侯沐春。

他年约三十,面容沉毅,身形挺拔,常年镇守边疆,让他身上带著一股与生俱来的军人铁血之气。

他静静的坐在主位上,身后是威镇南疆四个烫金大字。

那是皇帝亲笔御赐,是沐家世代的荣耀。

他的两个弟弟,沐昂和沐昕,分坐两侧。

沐昂性情稍显急躁,而年幼的沐昕则更显文气。

“宣旨!”

信使展开黄绢,尖利的嗓音在大堂內响起。

沐春立刻起身,带著两个弟弟跪倒在地。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安南小国,不思天恩,反蓄狼心,犯我疆土,屠我子民,人神共愤。兹命西平侯沐春,即刻调集云南都司兵马,征討不臣,以彰天威。钦此!”

“臣,沐春,领旨谢恩!”

沐春双手高举过头,恭敬地接过了圣旨。

待礼毕,沐春示意下人引信使去偏厅休息。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虫族病弱崽成了五位虫王的心头宝 末法: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修仙者 柯学军火商:开局十亿日元 高考结束,我继承了破产企业! 抢我特招名额?反手挑战尾崎八项 开局摆摊卖盲盒,开出仙王裹尸布 我开的火锅店,鬼差吃了都说好 刷短视频:开局给古人红色震撼 抗战:开局灭掉鬼子步兵大队 开局一辆五菱,穿越亮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