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房间內,秦诗诗看到李星文为她创作的英文歌曲后,眼睛亮得像盛满了星光。她的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整个人都带著一股抑制不住的雀跃劲儿,连指尖都在微微晃动,显然还沉浸在对新歌的期待里。
王静嫻看著她这副模样,又好气又好笑,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带著几分无奈却又满是关切:“好了好了,別再兴奋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睡觉。只有养足了精神,明天才能全身心投入练歌,不然状態不好,练再多也是白费功夫。”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秦诗诗手边还亮著的电脑上,乾脆利落地补充道:“算了,我看你这心思根本不在休息上,电脑我先拿走了,省得你忍不住又对著屏幕琢磨,今晚必须早点休息。”
话音刚落,王静嫻没给秦诗诗开口反驳的机会,伸手就把电脑合上,抱著电脑转身走向门口。
秦诗诗张了张嘴,到了嘴边的“再看五分钟”又咽了回去,只能无奈地垮了垮肩膀。
虽然心里像有只小爪子在轻轻挠著,满是对新歌的好奇与期待,但她也清楚,自家经纪人从来不会害她,王静嫻说的確实在理。
最终,她还是乖乖地脱掉外套,掀开被子上床,伸手按灭了床头的檯灯,房间瞬间陷入黑暗,只留下平稳的呼吸声,为明天的练歌悄悄积蓄著能量。
与此同时,国內正值午后,创宇娱乐公司的办公室里,李星文刚结束午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了三十分钟,缓解了一上午的疲惫。隨后,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拿起桌上的歌稿,径直朝著录音室走去。
今天下午,他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完成《unstoppable》的歌曲伴奏製作。
这首歌曲属於电子流行风格,节奏明快有力,每一段旋律都透著激昂的情绪,歌词里更是满含著自信与坚韧的精神,是一首典型的励志型流行歌曲。
对於李星文来说,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尝试製作英文歌曲的伴奏,但他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心里既带著几分挑战的期待,又有著十足的底气。
走进录音室,李星文熟练地坐在电脑前,戴上耳机,手指轻轻敲击了一下键盘,屏幕上的音频编辑软体瞬间打开。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屏幕上跳动的音频波形上,眼神变得专注而认真。
紧接著,他握住滑鼠,开始熟练地操作起来:时而调整音效的参数,让声音更具层次感;时而微调节奏的快慢,確保每一个节拍都精准无误。
为了打造出歌曲独特的质感,李星文在伴奏中融入了大量丰富的电子音色。
其中,电子鼓组里的kick(底鼓)、snare(军鼓)、clap(拍手声)、hi-hat(踩鑔)与实录架子鼓相互叠加,两种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四拍衝击感,一响起就能瞬间抓住人的耳朵。
合成bass(合成贝斯)带著明显的电子失真效果,再搭配上电贝司的实录音色,在副歌部分两者同度叠加,既让低频部分显得饱满厚实,又多了几分“毛边”似的粗糙能量感,充满了张力。
不仅如此,他还在第二段副歌与尾段特意加入了电吉他,用带著混响效果的power-chop(强力切分)技法和单音hook(鉤子音),为冰冷的电子音注入了一丝温暖的人情味,让整个伴奏更加丰富立体。
除了这些电子元素,李星文还巧妙地加入了钢琴与大提琴的音色。清脆的钢琴声穿插在电子音中,增添了旋律的灵动性;而大提琴低沉悠扬的音色则像一条温柔的丝线,缠绕在激昂的节奏里,进一步加强了伴奏的张力与厚度,让整首歌的情感表达更加饱满。
时间在指尖的操作中悄然流逝,录音室里只有滑鼠点击声和耳机里传出的音乐声。直到下午三点半,隨著最后一个音效参数的调整完成,《unstoppable》的伴奏製作终於宣告结束。
李星文摘下耳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看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比平时製作中文歌曲伴奏多了一个小时。不过,当他再次播放完整的伴奏,听著那激昂的旋律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感。
隨后,李星文熟练地將伴奏文件导出,通过工作软体发给了张晓晓。他靠在椅背上,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水喝了一口,心里十分篤定——以张经理的专业能力,肯定能把后续的安排处理得妥妥噹噹。
另一边,张晓晓刚结束一场会议,打开工作软体就看到了李星文发来的文件。她立刻戴上耳机,点击了播放键。
当激昂的旋律从耳机里传来时,她的身体不由自主地跟著节奏轻轻晃动起来,整个人瞬间被这充满能量的伴奏所感染。
听到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张晓晓忍不住感慨道:“李星文也太全能了吧!连英文歌曲的伴奏都能做得这么出色,这水准真是没话说。”
她低头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下午四点整。突然,她想起秦诗诗和王静嫻现在在m国,国內的下午四点,正是m国的凌晨四点。
张晓晓犹豫了一下,原本想打电话告知,但又怕打扰到两人休息,最终还是决定直接把歌曲伴奏发给王静嫻,等对方醒来看到消息再处理。
m国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街道上还十分安静。王静嫻还在睡梦中,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了一眼床头的闹钟,才刚七点钟。带著几分疑惑,她起身走到门口,打开了房门。
门刚一打开,秦诗诗就迫不及待地冲了进来,眼睛里满是急切,不等王静嫻开口,就急忙问道:“王姐,王姐,公司那边把歌曲伴奏发过来了吗?我一醒就想著这事,实在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