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93年11月。
自从上次在旱冰场出事,郑仲平几人就再没敢去,怕碰到那几人,就不会善了。被对方推到在地,不能反抗,对社会上的年轻人来讲,是很失面子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寧可进局子,寧可住医院,也不愿失去了面子。
电影里都是这样演的,郑仲平相信他们比自己看古惑子的影片更多。
郑仲平在本省科技报看到了一则技术转让的gg,是一个实用新型的小產品:单车自补液。
gg介绍的產品性能是这样:钉子扎破的单车胎,加入自补液,不用找他们修补,自动癒合。
很神奇呀。
单车胎一旦被扎破漏气,就只能找补胎的店子修补。如果离得远,路上把气跑完了,那推车的感受是很不爽的。
他拿著报纸到表哥的房间,问:“哥,你看这个,能去学吗?”
沈建生接过报纸,稍微看了一眼,问郑仲平:“你想要去学?”
“我看说的蛮好,有些意动。”郑仲平实事求是地说。
“仲平,这些都是狗皮膏药,骗钱的,你认为有这种技术吗?那些补胎的就都会饿死了。要才相信。”沈建生不肖地笑道。
郑仲平觉得跟表哥这样只认成熟技术和亲眼见过的事情才相信的人討论新鲜事物,是得不到好的意见的,於是就那会报纸:“我反正是相信,哪天去星城看一下,就晓得了。”
沈建生虽然只粗略地看了一眼,但主要內容还是了解,对郑仲平讲道:“你从来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这学费就要八百多,还要买材料,定製瓶子,你算了要多少本钱吗?还有,你准备怎么销售,是批发,还是自己去街头摆摊,或者是送货,送给谁?”
连续这么多问题,郑仲平確实没有去好好想,但他心里像藏了只猫,被挠得痒痒的,一定要去星城看看。只有看了,了解了,才会安心。
“哥问的对,我只是先去了解了解。”
“自己要看好了,不要急於定下来,了解完了,回来再商议,是否可行。还有一个,这类產品是否能够工厂化生產,还是只停留在实验室。”沈建生怕她吃亏,还是叮嘱道。
郑仲平还是认识到表哥说的有道理,这些產品都是新鲜事物,不知道成不成熟。去看了再说吧。
他跟曾小芳讲了自己的意思,曾小芳也不赞成他去冒这些险。
“你就別去想这些新奇东西,再跟著表哥干两年,积攒一些钱,到时我也借些钱,我们还是开家装修店吧。毕竟现在钢的生活水平变好了,家家都会不同程度的搞搞装修,最少也会做个地板油漆和墙壁涂料。那个什么单车自补液,搞不成功,费就是几千。”
郑仲平確实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一定要去一趟星城。
劝阻不了,就只能让他成行。
三天后,刚好下雨,郑仲平坐车去了星城。
郑仲平按照gg上提示的坐车路线,一路转折,来到了科技厅。
找到地方,郑仲平看到门口掛著gg里提到的某某科技公司,於是敲门进去。
“嗯,谁是黄总?”
办公室只有两人。一名四十余岁的男子,带著眼镜,一名女孩,约二十余岁,长发飘肩,笑容一脸。
女孩站起来,她指著男子,跟郑仲平打招呼,“你好!这位是我们黄总。您有社么事?”
“我来諮询单车自补液。”郑仲平很礼貌地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