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娘倒了一杯米酒摆在郑仲平面前,说道:“你就陪你伯伯喝一杯吧,他刚好一个人喝闷酒。”
两人天南地北地聊著,郑仲平跟他讲钢的奇闻趣事,郑理初跟侄儿聊村里的谁家在哪里做生意,谁家搞了养鸡场,谁家想生个男孩,他老婆又躲出去了。
“你在钢这么就,知道管后勤的人主要管哪些?”郑理初像突然想起什么,问道。
郑仲平不知道他问这个有什么意思,就说收道:“据我了解,现在钢的后勤主要是管基建、房屋维修、办公用品、福利等。”
“哦,那管后勤的厂长还是有些权限的呀。”郑理初懂了情况后,说道。
“是的。过年过节的物资,都有他们採办,发放。”郑仲平把了解的情况告诉他。
“我抽个时间,到钢来一趟,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你可能听说过,他比你父亲大几岁,小时候也玩得来。原来一直在外面当兵,最近转业回来了,分配在钢的五轧钢,他说是后勤厂长,好像是副处级了,昨天来了我家里一趟。”郑理初夹了一块肉放在口里,慢慢咀嚼,缓缓地说道。
“是航和伯伯吧?听大人们讲过,在外面当兵二十多年了吧。他女小学跟我是同学,后来一家都去部队了,就是没有见过。”郑仲平听后,就知道是说另外一位族伯,他叫郑航和,已经出了五服。
“是他,我带你去找他,肯定会给面子。你以后自己多走动几次,就熟了,再要他帮帮忙,他能帮的,肯定会帮你。离开几十年,他们那一房又只有他这个男丁,看他昨天回来的意思,也还是想跟我们多联繫联繫的。”郑理初肯定地说道。
郑仲平知道他阅人无数,肯定不会错。这么愿意帮自己,哪怕以后在郑航和那里討不到帮助,也不要紧。
“那当然好呀,伯伯你能带我去一趟,我会高兴得不得了的。他管后勤,那么多车间、办公房和宿舍,每年都有维修任务,他只要跟承包单位打个招呼,把涂料地板分给我做,肯定可以做到。”郑仲平確实兴奋。
郑理初淡淡地说道:“只要他確实管著这一块,我就让他给你做,谁做不是做呢。我跟他还讲了,今年过年,要帮村上销售水库里面的鱼,他答应了。他担心我们水库出不了那么多鱼,每年春节,每人发五斤鱼,他们分厂就需要近两千斤。”
“那水库的鱼完全不愁销路了,產量確实达不到他们要的量吧?”郑仲平轻声问道。
“是达不到,所以我要有鱼塘的人家,抓紧多放些大点的鱼,还养一个多月,就可以干塘。”郑理初说了解决办法。
这也是临时抱佛脚的办法,饲料鱼当家养鱼卖。
郑仲平端著酒杯敬郑理初,两人一口乾了。郑理初问还要不要来点,郑仲平拒绝了,“伯伯,你先吃几口饭,喝酒不吃饭,对胃不好。”
“我是恰了酒就不要饭,都说酒是粮食精,我吃了那么多菜,还吃了粮食精,那就不需要吃饭了,哈哈。”难得郑理初也开点玩笑。
堂妹把碗筷收走后,伯母边擦桌子,边问:“仲平,你在钢做了几年,认识人里,有没有要找女孩子做事的呀,你帮忙问一下,平也在家里玩了两年。过完年就满了十八,也该出去打工,把她自己养活也好,不然天天在家里吃现成。”
郑仲平刚好想找两个本村人,一个帮忙蹬三轮车送货,一个女的帮忙在家里看店子,做饭菜。他等郑平回到厅屋,就问:“平,哥那里想要找个看店煮饭的,你去不去?”
郑平也想外出打工,只是没有熟路,怕被骗,听堂哥问起,忙说:“只是我怕做得不好吃,数算错了,你知道我数学不好。”
郑仲平把大手一挥,说道“家里口味就可以,又不是酒店。至於算数,很简单,不是数学考试。你不用担心,做几天,自然就上道了。季平不也是读不得书的嘛,现在可以跟我到外面去收方搞结算了。”
“那好,只要哥哥不嫌弃我手笨。”郑平高兴地说道。她想去城市,可以看电影,逛公园,听说现在还可以溜旱冰。这些都是她嚮往的,还没有玩过。
“那你娶了,要听仲平哥哥的话,不要乱跑。”伯母叮嘱她。
“伯娘,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平的。既然愿意跟我去,你明天收拾一下,下午就走。没问题吧。”郑仲平问道。他怕女孩子睡一觉,又改了注意,想去深镇。
“好的,没问题。”郑平望著郑仲平,肯定地回答。
见他们说完这个事,郑理初又以徵询的口吻问道:“你有文化,又晓得攒钱,我也老了,你是不是也写份申请书,这两年把政治面貌改观好,来接我的班?”
郑理初,姓郑,他当然希望还是姓郑的人来当村部支书。
郑仲平知道郑理初的好意,父亲比他小十多岁,他原来是要培养自己父亲接他班的,只是遗憾了。但郑仲平还刚刚起步,没有多少积蓄,还没有足够的精力来承担村里的事务。
“伯伯,我怕我还得过几年才能有精力来干村里的事,您也知道,我才刚刚起步,所以您先別考虑我。等我自己的经济基础打好了再讲吧。”
郑理初点点头,这个事情差不多是义务劳动,他家也需要他在外面攒钱,所以不好多劝,“那先这样吧。但是你还是先写申请书,我跟刘秘书做你的介绍人。”
郑仲平確实觉得没有在村里干什么,不好写申请,“伯父,我又没有做什么,镇里不会批吧?”
“你以为写了申请就会批准你呀。还要培训,锻炼,考察,等等。你写了申请,就是积极分子,组织就会重点考察你,帮扶你。你也可以多为村里做些贡献嘛。先从思想上加入,行动再慢慢地跟上来。从元月份开始,由你担任村里的团支书,也好有个身份。你在外面做好了,就多带一些村里的劳力去做事攒钱,致富,这也是行动。”郑理初谆谆善导。
郑仲平忙点头不已。
郑理初又响起另外一个事,他严肃地对郑仲平讲道:“你父亲把你奶奶的棺材睡走了,八娘她年纪也那么大了,不晓得哪天就会走了。年底村里林场要间伐,我帮你家批了一副棺材的杉木料,你记得回来找人砍回来,干一个伏天,明年冬天把八娘的千年屋再造好。”
郑仲平心里暖呵呵的,连感谢两个字都忘记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