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时间是下午三点。
“仲平回来了呀。”一个沧桑的女子声音响起。
郑仲平边脱雨衣,边走进堂屋,推开门,就听到喊她的声音。
他没有注意,听到声音才注意看,是他大姑拉开了门,火炉边还坐著一位中年女人。他有点印象,好像见过,但不记得是谁。
大姑满脸笑容,她是越来越喜欢这位大侄子。“这位是华嫂嫂,你不认得了吧。”
“大姑好!確实不认得了。”郑仲平把予以掛在钉子上,跟大姑打招呼。
走进茶房后,又跟女人打招呼:“华嫂嫂,你好!”
叫华嫂嫂的女人打著哈哈,笑道:“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几年也难得看到一次,肯定不认识了。现在当老板了,应该喊你郑总了吧。”
郑仲平你来低调,忙摇手道:“华嫂嫂,你可不能你这么喊,还是喊我小郑好。”
大姑也笑著对华嫂嫂说:“华嫚,还是喊小郑,或者喊仲平。”
看到她们两人,郑仲平就知道为什么事来。他对母亲说道:“妈,我刚才提回来的包里有奶油,你去抓一些来。”
等郑仲平坐下来,大姑问:“胡孜良在你那个电子厂里干得怎么样呀?”
“那个妹几不错,聪明灵泛,还能吃苦。”郑仲平对她的工作確实是认可的。
“那你对她的感觉怎么样?”华嫂嫂接著话,问道。
“就这些,没別的呀。”郑仲平故意装傻,心中的天平確实是倾向李子树,但今天中午在她家里的所见,又让他没了勇气,但也没有一下就转过心来,去找上胡孜良,这也太善变了。
一个曾小芳还掛在心上,一个李子树又抹不去,还有一个一夜情的张慧敏,现在又来提胡孜良,郑仲平心里乱的很。
张慧敏这次帮主不少,没有她在审计部帮忙盯著,推进,给水项目的结算不可能年前审计完成。虽然自己也没有在补助上刻薄她,但有了那一夜,哪怕只是一个错误,就有了牵掛。
人太深情,太多情,总归会一团乱麻。
大姑敲了一下他的后脑,“叫你装傻。我们郑家的人有这么傻不拉几吗?”
郑仲平无辜地笑笑,“我说了她很好呀。”
“我们是问你,跟你谈朋友,你觉得她怎么样。人家是女孩子,还要她主动呀,真是个木坨。”大姑很铁不成钢,生怕大侄子娶不到堂客。
胡孜良给自己留了信,表了自己的心意,一个勇敢的女孩
郑仲平就想著,遇到的女孩,都是比自己主动的人,看来自己註定在爱情你被动挨打。他们想爱就爱,想逃就逃,自己算什么呢。
爱不是说接受就可以接受。郑仲平认为爱情虽然会有轰轰烈烈,但也有细水长流。他更喜欢细水长流。经歷了曾小芳,有看过了李子树爸爸的眼神,他觉得爱的基础太多,少一个,就会塌方。
当然,胡孜良是最会有结果的一个女孩,因为双方父母都认同,都支持他们交流,能够到一起。
“大姑,两个人的事,慢慢来嘛。反正现在她也在我电子厂,我也对她放心。但是,婚姻不是你们讲几句,就可以定下来的,我们需要接触,沟通,只有相互认同,才会考虑是否在一起。所以呀,大姑,你不要急性子嘛。”郑仲平不能没有一个態度,让操心他婚事的大姑很寒心。
大姑听后,才安心了小许,她对大侄子面授机宜,说道:“你不要欺负她,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多照顾,让她感到你的关心,自然心里就暖了。”
“我家胡孜良不说是百里挑一,但在亲戚和邻居眼里,確实是聪敏灵活,胆大心细,敢作敢为,又会洗衣做饭的女孩子,你找到她,放心,不吃亏。华嫂嫂不骗你,都是亲戚。”华嫂嫂讲道她家表妹,这样子就像要吞了口水才说得出来。
胡孜良確实是个好姑娘,不接触,你会觉得她那个样子很冷,拒人於千里之外。接触后,你会觉得她待人接物、处理事情都井井有条,拿得出手,让人自然信任。
“谢谢华嫂嫂关心,我会努力的。”郑仲平这话,模稜两可,努力什么呢?
大姑和华嫂子走后,田玉珠气色不温和,郑重地对郑仲平说:“平伢子,你到底怎么想的?你可不要吊著人家,姑娘家过一年大一岁,等不起的。喜欢就同意,不喜欢就早点告诉她,不要让她心里又想法。我们郑家没有这种拖著这个,又梦著那个的做法。我告诉你呀,不要想著那个理髮妹几了。上面雪初大娘的姐姐嫁在她家附近,讲她屋里一定是要拿她招郎的,所以,你想都不要想哩。还特意跑到茂明去找她,我真是佩服你,你再那样,就是耽误自己,你就不要喊我娘。”
对於嫁过来就田里土里做不停的母亲,郑仲平是敬重的,也想孝顺。只要不干涉自己的婚姻,其他的事情,他都可以顺著母亲。“老娘,你別担心。第一个,我不会弔著人家;第二个,你崽不会单身。”
对於执拗的郑仲平,田玉珠把话说明白,也不想干涉太多,別到以后他们吵吵闹闹,又来说是老娘包办的。
“你自己想清楚就好。”
郑仲平把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妈,我想明年吧这栋老房子拆了,重新建一栋新式的三层楼。那个手续,你能够帮著去办好吗?”
家里现在这栋房子的材料主要是土砖,裂了几道缝,不是很安全了。而且只有一层半,一层住人,阁楼安装了一排木头,但没有满铺木板,无法在上面住人,只能放物。
郑仲平两兄弟都大了,很快面临结婚,必须得抓紧把房子翻新重建。
“建房手续,我可以办好,找你理初伯就可以的。只是怎么建,就要你们自己安排。”田玉珠听儿子说建房,心里喜滋滋的,看来儿子们今年又攒钱了。
郑仲平站起来,说道:“妈,我去理初伯家一趟,帮他送点年货,顺便也跟他提一下建房的事。”
田玉珠也起身,准备去铡猪草。叮嘱他:“都要过年了,都忙不贏,你早点回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