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职工子弟中一波一波的返城大潮,一开始,厂里还帮忙安排工作,甚至为此还成立了一个贸易公司,將厂子里接收不完的子弟安置进去。
可这贸易公司说的好听,实际就是大集体。
公司主要由两个门市部组成,外加了一下採购等乱七八糟的部门,待遇不好,转正也难,大家都感觉没有保障,很少有职工愿意让孩子进去。
绢纺厂是一个三千多人的大厂,那时候都是多孩家庭,家属实在多的超乎想像,各个车间科室都塞的满满当当,都不愿意再接收新人。
因此,劳资科这边的人事分配工作停滯都有两个月了,新入职的十几个人现在都没上班,每天都有人去闹。
李炎虽然是黄运鸿亲自带著办理的手续,但具体分配也同样卡在徐若麟手里。
徐若麟把现在的情况一讲出来,引起了不小的討论。
黄运鸿压了压手势:“行,我都知道了,有什么困难,大家挨个说。”
“我先说。”第一生產车间孙主任扬了扬手。
“我们车间根本塞不下人了,別说是男职工了,就是女职工也多出起码二三十人,每天得排队上机器,好多妇女同志把车间当成打毛衣的市场,整天嘰嘰喳喳,车间里都是毛线球。”
孙主任说得生动形象,把大家都说乐了。
“现在每个科室的情况都一样,根本没有多余的岗位。”劳资科长徐若麟说,“原因大家也知道,返城的待业青年实在太多,我家的门槛都快被职工家属踏破了,我现在每天连家都不敢回,让我来安排新职工的工作,黄副厂长,你就问问他们,谁还要人?”
“那你说,该怎么办?”黄运鸿分管人事,现在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要我说,新入职的可以强制安排到贸易公司去,减轻厂里的负担。”
徐若麟说完,会议室里一下安静下来,新入职的工人中,以厂职工家属为主,大家都不愿意得罪人。
这时候,厂办副主任刘金茂跟徐若麟用眼神交换了一下意见。
刘金茂清了清喉咙,站起来说:
“这事是我没带好头,我做检討,我不该在厂子里有困难的时候,让刘雨婷的对象李炎参加厂里的招工考核。虽然,李炎的条件符合招工標准,但我作为厂里的干部,要严於律己,宽以律人。
这样吧,我同意,把李炎的工作安排到贸易公司,就算是站柜檯的,也能为厂子里做贡献,为人民服务。”
徐若麟带头鼓掌:“刘副主任真是高风亮节。我们要向他学习。”
(请记住 101 看书网超给力,??????????????????.??????书库广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其他人一看,连刘金茂都表態了,这事有了背锅侠,自然乐见其成,也都跟著鼓掌表示同意。
黄运鸿本来还想把李炎安排在宣传科,现在这情况骑虎难下,不同意也不行了。
好在贸易公司是绢纺厂的附属公司,需要用到李炎的时候,还算方便。
——————
“张叔,你要是方便的话,把你家地址给我,我想找一下小伟。要是不方便,我这有地址,你让他找我也行。”
回到市区以后,李炎看时间还早,到纱湖景区的小卖部找到老张。
老张叫张卫国,李炎把写號地址的地址条,让他转交给张小伟。
张卫国看了看地址条,羡慕地说:“小李啊,还是你能干,一来就能进国营大厂。”
“我那也是运气。”李炎敷衍了一句。
“今天小伟正好在家,我把地址给你。”
张卫国写好地址,又说,“小李,你等等。”
他弯下腰去麻利地拣货,一股脑塞进一个网兜,递给李炎。
“这两瓶罐头还有点零食,你拿回去吃,张叔送你的,不要钱。”
李炎看了看东西,正好拿回去给舍友吃,於是掏出两块钱放在桌子上。
“张叔,东西我留下了,但钱我得付。你要是再这么客气,以后我就不来了。”
张卫国收下钱,有些尷尬地笑了一下:“小李,其实张叔是有事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