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史料记载非但没有不可考,反而按天论。
就问你们哪个国家,有比华夏古代天文学更系统、更连续的官方档案?”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忽然就安静了,只有翻译的声音在低声响起。
在没有自媒体的时代,李炎这番话属於降维打击了。
所有的外宾,包括余教授在內,与其说是震惊,不如说是质疑。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真的有这么璀璨,这么牛逼?
“史书是人写的,人写的,自然就有可修改的可能。”“华夏通”再次提出疑问,“除非你拿出更多的证明。”
“好啦,就到此为止啦。”余教授拦在李炎和外宾之间,用中文说,“混过今天,任务就结束了,何必节外生枝,万一闹出笑话怎么交代?”
李炎没有理会余教授,对“华夏通”说:“先生,我说的话你都可以怀疑。但歷史遗蹟是不会骗人的。在华夏各处都散落著观星台的遗蹟,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年前,这些观星台中,有许多都是由皇帝授命而建,规模之大,绝对超乎你想像。
別的不说,如果有从京城和长安过来的外国朋友,应该都听说,或者参观过皇家观星台。
请问,这样完整保留观星设施和器材,而不是只剩一个遗址的观星建筑,除了夏国,还有其他地域存在吗?”
这话,令刚才还在质疑的“华夏通”都保持了沉默。
最后他说:“你说的或许有一定道理,但真相如何,还需时间的证明。我仍然相信,金字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类建筑,而古埃及,是人类天文学的开创者。”
马修在旁边说:“我也坚持这么认为。”
他现在对李炎完全是一种敌视,但他的语气明显不如之前那么底气十足。
李炎看其他外宾的表情也都是半信半疑,只有洁茜卡的碧蓝色眼眸里闪烁钦佩的光芒。
李炎本来还想说,既然金字塔可以从四千多年前保存到现在,古埃及的技术手段如此高超,那为何这么重要的观星台却无法保留哪怕一座呢?
不过,李炎终究没有说出口。
凡事要適可而止,在这个年代,能在这些外国人的心里留下一颗怀疑的种子,已经够了。
要想让他们完全信服,需要等到国力强盛,再次位於世界之巔,恢復汉唐雄风,到时候,自有大儒为吾辩经。
余教授碰了下李炎的胳膊,悄悄伸出大拇指,朝李炎点了点头。
远处,几名跟团的导游也频频看向李炎,目光中隱隱有一种感动。
雨慢慢小了一点,王建设跑过来说:
“咱们的船安排好了,走,去外事通道,请外宾上船。”
现在的文山码头,由於条件有限,外宾和內宾都拥挤在一起,只分出了单独的外事通道,供外宾上船。
由於外宾数量连年暴增,1982年,由国经委拨款一百万元,开始修建专供外宾上船的竹江码头,1985年正式修建完成,並开始启用。
而竹江码头也成为了涉外旅游购物的重要地点,那都是后话了。
此时,界方桥底下人山人海,但码头上的船只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