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嗒。”
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是一张复杂的滚道剖面图。
“其次,在加工精度上。我们承认,我们的工具机与西德、日本的顶级设备还有差距。但技术,是人掌握的。我们提出『分组研磨,对位修正』的加工理念。”
“利用我们从德国进口的精密磨床,对滚珠和滚道进行分组。將尺寸误差在微米级的零件进行最优匹配,再通过手工对滚道进行最后的精度修正。可以將最终的旋转精度,提升半个等级。”
他不疾不徐,引经据典,每个技术名词都准確无误,每个工艺流程都逻辑清晰。
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丝浮夸。
全都是建立在第一机械厂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设备基础上,最扎实,最稳妥,最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这是一个完美的方案。
完美到让人找不出任何一丝破绽。
主席台上的省厅领导们,脸上的表情从严肃变得舒缓,开始频频点头。
坐在前排的专家们,已经开始低声交谈。
“严谨,求实!这才是做技术的態度!”一个戴著黑框眼镜的老专家,压低了声音,但语气里的讚赏藏都藏不住。
“不愧是第一机械厂,底蕴太深厚了。这个方案,我看几乎没有风险,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百分之百能成功。”
另一个专家附和道:“是啊,这个方案报上去,部里也挑不出毛病。我看,这次竞標没什么悬念了。红星厂,也就是来走个过场,陪太子读书罢了。”
这些讚美声,一个字一个字地,全钻进了红星厂这边每个人的耳朵里。
杨卫东的脸色越来越沉,他放在膝盖上的拳头,攥得死死的,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身边的几个技术员,已经不自觉地低下了头,脸上一片灰败。
这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抗。
对方开出来的是坦克,他们手里只有几杆老掉牙的破枪。
钱卫国的嘴角,那抹阴冷的笑意越来越深。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让所有人都看清楚,第一机械厂是多么不可战胜。
让所有人都明白,杨卫东和李赫坚持的那个所谓“新方案”,是多么的可笑和不自量力。
整个会场的气氛,已经完全倒向了第一机械厂。
胜利的天平,在竞標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彻底倾斜。
李赫坐在那里,背脊挺直。
他没看那些垂头丧气的同事,也没理会洋洋得意的钱卫国。
他的视线,一直平静地看著台上的陈工,看著他自信的神態,听著他条理分明的阐述。
他的心里,没有一丝波澜。
因为陈工说的这一切,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更保守一些。
终於,陈工的讲解接近了尾声。
他放完最后一张幻灯片,关掉了投影仪。
会场里重新亮了起来。
“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他微微躬身。
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在会场里炸响。
这掌声,是送给陈工的,也是送给第一机械厂那个无懈可击的方案的。
陈工在掌声中直起身,脸上掛著谦和的微笑。
他没有立刻下台。
他的视线在全场缓缓扫过,最后,有意无意地,在红星厂的方向停顿了半秒。
然后,他像是即兴发挥一样,对著话筒,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
“最后,我想以一个老技术员的身份,多说两句。”
“技术创新,是我们的生命线。但创新,要脚踏实地,要遵循科学规律。”
他的声音里,带著一种长辈的谆谆教诲。
“而不是去搞一些譁眾取宠、违背基本物理常识的『奇思妙想』。”
这句话,不轻不重地砸进了刚刚还热烈无比的会场里。
掌声,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