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根代表功率输出的蓝色墨水笔,却在不停地小幅度摆动。
它在调整。
它在呼吸。
当炉內残余气体因为高温而瞬间膨胀,压力升高时,功率立刻自动减小。
当反应趋於稳定,压力回落时,功率又立刻自动补上。
那台由继电器和纸带组成的,原始得有些可笑的“大脑”,正在以一种超越这个时代的智慧,与炉內的材料,进行著一场无声的对话。
它不是在强硬地命令。
它是在温柔地引导。
引导著材料,自己去走那条最舒服,最完美的升温之路。
“我的天……”
一重的那位老总工,这位见惯了各种先进设备的权威,此刻身体在微微颤抖。
他的手指,指著那条蓝色的,不断波动的功率曲线,声音里带著巨大的,无法置信的震撼。
“这……这是pid算法……”
“他用机械结构,模擬出了『比例-积分-微分』的控制逻辑!”
“这……这怎么可能!”
他身边的专家们,早已是面无人色。
他们都是国內电控领域的顶尖人物,他们当然知道pid控制算法。
那是写在国外最新期刊上的,最前沿的控制理论。
国內几个重点大学的实验室,也才刚刚开始进行理论研究。
而眼前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不仅实现了它,还是用一堆最原始的继电器实现的!
这已经不是技术上的超越了。
这是认知层面的,降维打击。
赵立新的身体晃了一下,他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几乎无法站立。
他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他那份来自共和国工业长子的优越感,在眼前这条完美的曲线上,被击得粉碎。
他看著那个站在人群之外,从始至终都一脸平静的年轻人。
那张脸上,没有激动,没有骄傲。
只有一种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小事的,淡然。
赵立新明白了。
他不是在胡闹。
他只是在用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高度,向下兼容著他们的时代。
“嗡——”
当烧结程序走完最后一秒,炉体发出一声轻响,所有加热和辅助系统全部关闭。
空炉测试,完美结束。
记录仪上,留下了一条让所有工程师都为之疯狂的,完美的升温曲线。
死寂。
长久的死寂之后。
“哗——”
整个七號车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
秦主任和罗工两位老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抱在一起,老泪纵横。
红星厂的工人们,用力地拍著手,吼著,跳著,宣泄著压抑了太久的激动与自豪。
那些从京城来的专家们,也都在鼓掌。
他们看向李赫的目光,已经彻底变了。
那是一种混杂著敬畏,狂热,还有一丝探究的复杂眼神。
他们是在看一个怪物。
一个足以改变中国工业进程的,年轻的怪物。
王元植院士没有鼓掌。
他排开眾人,一步一步,走到那个丑陋的铁盒子前。
他伸出布满皱纹的手,轻轻地,抚摸著那粗糙的木质外壳。
那里面,跳动著的,是神炉的第一声心跳。
也是中国工业,一颗全新的,强而有力的心臟。
“好。”
王院士转过身,看著李赫,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非常好!”
一重的那位老总工也快步走了过来,他紧紧握住李赫的手,脸上满是激动和惭愧。
“李总工,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我代表中国第一重型机械厂,为我们之前的无礼和质疑,向您道歉!”
“有了这套控制系统,我们马上就可以进行叶片的烧制试验了!”
他的话,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
“对!马上烧!我们等不及要看结果了!”
“快!把准备好的碳化硅粉末拿过来!”
整个车间的气氛,再次被推向了高潮。
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將见证奇蹟的狂喜之中。
李赫却在这时,轻轻地摇了摇头。
喧闹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困惑地看著他。
只见李赫的目光,越过眼前这台已经拥有了灵魂的神炉,投向了车间之外,那片灰濛濛的天空。
“还不行。”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