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赫停了下来。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留给了在场的人思考和消化的时间。
那位年纪最大的老者,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原位自生……这个思路,等於为我们的先进陶瓷材料,开闢了一条全新的,完全不依赖进口的技术路线。”
他的眼中,闪动著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
“不止於此。”
李赫接过了话头。
他的语速开始加快,思维的火在迸发。
“这次的成功,仅仅是『原位反应烧结』理论的一个应用。”
“通过调整『杂质』的配比和反应条件,我们可以在基体中生成不同的增强相,从而获得具备不同特性的全新材料。”
“比如,引入鈦和硼的化合物,我们就能原位生成碳化鈦或二硼化鈦的超硬颗粒。这种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將远超现有的一切硬质合金,可以直接用於加工坦克装甲,或者深海潜艇耐压壳所用的特种钢材。”
“再比如,引入氮化硼,我们可以在材料內部生成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构。我们將得到一种耐一千八百度高温,同时又具备自润滑性能的特种陶瓷。它可以直接用於我们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和燃烧室內壁。”
“还有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电磁炮的轨道材料……”
李赫每说出一个应用方向,那位军人气质老者的眼睛就亮一分。
当李赫说完最后一个字时,他捏著扶手的手指关节已经发白,几乎要从椅子上站起来。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只剩下几人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如果说之前李赫的报告只是一个技术突破,那么现在,他描绘的,是一幅足以改变国家未来十年工业格局的宏伟蓝图。
一个完全自主可控的,属於中国自己的先进材料技术体系。
许久。
居中的那位领导才缓缓向后靠在椅背上。
他看著李赫,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那是一种看待国之重器的凝重。
“李赫同志。”
他再次开口,语气郑重到了极点。
“你需要什么?”
这个问题,才是这场会议真正的核心。
李赫沉默了片刻。
“我需要两样东西。”
“第一,授权。”
“我需要一个授权,让我可以绕开烦琐的流程,直接调动『843项目』框架內的技术人员,设备,和资源。新技术的研发,需要不断的试错和快速的叠代,我们等不起。”
“第二,我需要一个独立的,集研发,测试,和小规模生產於一体的专门实验室。”
“我希望这个实验室,能试点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以项目为核心,以结果为导向,打破常规的科层制,让科研成果能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真正的生產力。”
他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思。
这已经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在要资源了。
这是在要求体制上的改革。
居中的那位领导,与身边的两位老者对视了一眼。
他们都从对方的动作和微表情中,看到了相同的决定。
“好。”
领导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我代表组织,批准你的请求。”
“从今天起,成立『843项目先进材料特別攻关小组』,由你,李赫同志,担任组长。”
“这个小组,人財物,都由你全权负责。所有相关单位,必须无条件配合。”
“至於实验室,你回去以后,立刻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要人给人,要地给地,要设备给设备。”
“我只有一个要求。”
领导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你刚才说的那些东西,我要儘快在实验室里,看到样品。”
李赫的心臟,猛地跳动了一下。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副沉甸甸的,属於这个时代的担子,已经落在了他的肩上。
“保证完成任务。”
他立正,敬了一个並不標准的军礼。
会议结束。
当李赫跟著王院士走出那栋灰色小楼时,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
他没有因为获得了巨大的授权而感到激动。
他只是感觉到了肩上那份无形的重量。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匯报。
这是一份军令状。
他被允许绕开规则,也被赋予了定义新规则的权力。
但前提是,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拿出足以支撑这份权力的成果。
一场真正由他主导的风暴,將从这一刻,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