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士的声音有些颤抖。
“今晚就请过来。”
当晚十点,实验楼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三位从bj各大设计院连夜赶来的设备工程师正趴在会议桌上,仔细研究著那些图纸。
他们都是国內机械设计领域的权威,参与过无数重大项目的设备设计。
但面对这些图纸,他们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这个温度控制系统…”
其中一位工程师指著图纸上的加热区设计。
“要求每个加热区的温度精度达到±0.5度,响应时间不超过三秒。”
他摇了摇头。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这个精度要求几乎不可能实现。”
另一位工程师正在研究气氛控制系统。
“十六路独立的气体输送管道,每一路都要求流量精度达到±1%,切换时间不超过一秒。”
“这需要多少个高精度流量阀?这些阀门的製造精度要求…”
他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第三位工程师负责分析压力系统。
“液压系统要求在十八小时连续运行期间,压力波动不超过±0.1mpa。”
“这对密封系统的要求…”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摇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三位工程师研究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早上,他们脸色发白地坐在会议室里,面对著等待结果的专家们。
“李总工,我们必须实话实说。”
其中一位工程师站起身,声音有些嘶哑。
“这不是一台机器,这是一个怪物。”
他指著铺满会议桌的图纸。
“以国家现有的工业基础,我们造不出来。”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具体说说问题在哪里。”
王院士的声音很轻,但每个人都能听出其中的沉重。
“首先是材料问题。”
工程师拿起其中一张图纸。
“反应室內壁要求使用特种耐高温合金,这种合金国內没有生產能力。”
“其次是加工精度问题。”
他翻到另一张图纸。
“这些精密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达到微米级,我们的工具机达不到这个精度。”
“最关键的是控制系统。”
第三位工程师接过话头。
“一百二十六个传感器的实时协调控制,需要的计算能力超出了现有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每一个问题都是致命的。
每一个问题都指向同一个结论:不可能。
专家们的情绪再次跌到谷底。
刚刚被理论点燃的希望,瞬间被现实浇灭。
就在所有人认为项目再次陷入绝境的时候,李赫站了起来。
他走到会议桌前,手指轻轻敲击著图纸。
“各位专家说得都对。”
他的声音平静得令人意外。
“以现有的工业基础,確实造不出这样的设备。”
这句话让会议室里的绝望气氛更加浓重。
“但是…”
李赫的手指停在图纸上反应室的部分。
“这个反应室,不用找材料了。”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们自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