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烧陶瓷。”
“是造一个阀门。”
这个决定让在场所有的工程师都怔在原地。
他们是材料专家,是工艺专家,是烧结炉的行家。
但精密机械製造,尤其还是这种挑战物理极限的特种电磁阀,那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领域。
“李总工……”
一位负责设备改造的老工程师艰难地开口。
“这不是我们的专业,精密阀门的设计和製造,它的材料、加工、驱动……我们……”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確。
这不是他们能完成的任务。
李赫没有反驳,也没有解释。
他只是转身,径直走向角落里的绘图板。
他拿起t字尺,固定好一张崭新的绘图纸。
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房间里迴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跟隨著他的动作。
他拿起铅笔。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笔尖落在了白色的纸面上。
沙沙的轻响传来。
一条精准的直线出现在图纸上。
然后是第二条,第三条。
圆规,三角板,各种绘图工具在他手中交替使用,动作流畅,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
一开始,工程师们还带著困惑与不解。
但很快,他们的表情变了。
隨著图纸上的线条越来越复杂,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结构异常精巧的机械构造,开始在纸上浮现。
“这是……双线圈?”
“不对,你看这个磁路设计,是差动式的!”
一位机械工程师失声低语,他向前凑了几步,几乎要把脸贴在图纸上。
“这个驱动逻辑……我的天……”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他们屏住呼吸,看著李赫的笔尖在纸上飞舞。
那已经不是在绘图。
那是在创造。
是在用最基础的线条,构建一个超越这个时代认知的精密机器。
半小时后,李赫放下了铅笔。
一张结构复杂到让所有在场工程师都感到头皮发麻的草图,完成了。
“双线圈差动式高速电磁阀。”
李赫指著图纸,语气平淡地介绍。
图纸上,复杂的磁路设计与微秒级的驱动逻辑被清晰地標註出来,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顛覆性的巧思。
在场的机械工程师,看著这张图,感觉自己几十年的专业知识都被彻底顛覆了。
李赫的手指,最终停在了图纸的核心部分,那个决定阀门响应速度的关键部件上。
“理论上。”
他的声音將所有人的思绪拉了回来。
“它的响应时间,可以压缩到0.5毫秒。”
0.5毫秒!
这个数字,让所有人的心臟都漏跳了一拍。
这比他们需要的极限,快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但是。”
李赫的话锋一转。
“要实现它,我们需要一种特殊的软磁材料来製作阀芯。”
他的目光再次变得深邃。
“它需要极高的磁导率,和极低的矫顽力。”
李赫转过身,看著那群刚刚从精密机械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的材料专家们。
“我们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