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上海的內河航道上。
李崇武四处观看,看看卖力的水手、沿岸的行人甚至往来的商船,总之,这个时代的一切都让他好奇不已。
李崇武为了到上海更快的开始自己的计划,所以他清点了自己的家当:
现在手里有父亲李嘉轩“赞助”的2000亩田契和2万5000两银票,还有老太太给的5000两,外加之前购买生丝的2000两。
所以现在总资產是3万两白银,两千亩田契和价值两千两的生丝。
当然除了生丝,其他的都有了臭味,毕竟放在鞋里这么久了,不过为了安全,李崇武只能继续藏著。
放眼天下就问还有谁16岁比得上我???
突然船体晃了一下,给李崇武甩得就要掉下船。
李崇武这一刻心想:完了,掉进水里,自己藏在鞋里的银票还能用吗?
就在这千钧一髮的时候,他被一个孔武有力的男人拽了回来。
“谢谢靖哥。”
“武儿,你还是要多加锻炼身体啊!”,李靖对著李崇武说。
李崇武闻言,十分认同,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他决定每天开始跟著李靖锻炼。
李靖很是赞同他的想法,並打算倾囊相授。
或许是做的太久了,李崇武不耐烦的问:
“忠伯,我们还有多久到上海?”
“二少爷,过了前面的关税口,再往前走半个时辰就到上海码头。”
因为快到了关税口,所以徐盛准备好了银子,李崇武看著钱疑惑问:
“姐夫咱们这批货物,得交多少税银?”
“哎,每担取15两,这钱都被他们挣了,不过私下餵饱了这些收税的小吏的话,往往能降低一些。”
“姐夫,行贿数额有谱吗?我来和他们谈谈底价如何?”
徐盛本想亲自去谈,但想著这是个锻炼李崇武的机会,便决定先由他试一试。
李崇武毕竟经歷过后世短视频的洗礼,利用一些搞笑段子,很快就和一名收税的官员亲切交谈上了。
这位官员感觉李崇武太懂他了,要不是李崇武还有事,非得拉著他喝酒去不可。
李崇武约定以后请他喝酒,便迅速的递过去一张银票,这让这名官员更是满意。
看到李崇武高兴地回来,徐盛赶忙迎上去说:“怎么样,成了吗?”
“打点好了,只了两百两,咱们这批生丝全按照每担10两计算。並且只给咱们算了300担税。”
徐盛很是吃惊,毕竟以前可从来没有过这么便宜。看到船顺利过关,徐盛对李崇武刮目相看。
“到上海了,李忠你带著武儿逛一逛,別走远。”
“我去先把货物卸到仓库,顺便去找洋鬼子打听打听行情”,徐盛说完便先一步下船。
“二少爷,您有想要去逛的地方吗?”,李忠对著二人道。
李崇武觉得可以先逛逛,所以开口:
“就先带我四处逛逛吧!”
在上海,李崇武看到了跑的飞快的黄包车、码头挥洒汗水的装卸工人、穿著西装的洋人。
其他人看到这些没有什么想法,但李崇武却洞悉了其中的商机因为黄包车和码头是上海离不开的东西,以后有机会可以投资。
为了验证猜测,李崇武这一路不断地询问和诉说,这让忠伯和李靖吃惊不已,他们没想到,李崇武居然眼光这么毒辣。
李忠看到二少爷与之前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他们虽感觉到李崇武独特的眼光和挥斥方遒的气概,但並不知道他日后会打下偌大的江山。
逛完码头,正要离开的李崇武,突然身边来了两个洋人,一看穿著就是不菲,回头一看原来他们是刚处理完一批生丝。
李崇武没多想,毕竟这时候上海很多洋人都做生丝生意,可两人接下来的话让李崇武精神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