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正德异样提升速度,苏青有些好奇。
同时,不断匯聚的光点,也引起朱厚照的好奇,两人一番交谈。
苏青若有所思:“光点,那些应该是万民之力。
这拳唤作社稷之拳。
社稷,国家也!
黎民百姓是社稷的根本所在。
只要始终民心所向,万民之力化为社稷之拳的薪火,突破破城、陆沉不会太远。”
社稷之拳?
民心所向化薪火?
“不知道先生有什么教我?”
此时,正德已经將苏青当成老师。
“民心所向,自然要有民。
短时间,增加大量的民,並且对你心生感激,可以快速提升你的社稷之拳。”
“短时间,增加大量百姓?
这不可能实现吧!”
“怎么不可能?”
苏青没有藏著掖著:“大明朝黄册,也就是户口总册,记录全国户口、田宅、赋役的官方档案,因封面使用黄纸得名。
此时,黄册上记录的大明人口,应该在五千万左右。
这就非常有趣了。
《明实录》记载的明朝人口,在成化十五年为7185万人,到了正德年间只有五千万。
也就是说明朝在短短27年的时间里,人口疯狂减少了两千多万人!
这种飞流直下的人口缩减符合常理吗?
不合理!
27年间,明朝既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灾荒或疫病,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刑杀或战爭。
这种情况下,人口发展趋势表现为增长,才是合理的,绝无可能出现大规模的缩减。
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词隱户。
也就是隱藏起来的人口。
为什么会有隱户,这与千年来施展的人头税有关。
黎民百姓每新增一丁,需多缴税银和保甲费,贫困家庭被迫隱匿户口。
而官员呢?
少报人口,可降低税收考核压力,形成“白册“(虚假帐册)潜规则。
有个叫做徐渭写过一篇《会稽县誌诸论户口论》,文中提出了“今按於籍口六万二千有奇,不丁不籍者奚啻三倍之”的观点,也就是说会稽县的官方统计人口数,只是真实人口数的四分之一。
以此推之,大明朝现在的人口,或许两万万。
当然,这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大明朝隱藏的户口,四五千万总是还有的。”
震撼!
正德皇帝前所未有的震撼。
苏青不会因为他的震撼,而停止下来:“有效解决隱户,而且还让隱户对你崇拜,达到归心的程度,其实也好做到。
怎么做?
摊丁入亩!
何为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就是直接结束千年以来的人头税,按照实际占有土地的多寡来交税。
这样的徵税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没有土地,亦或者土地少的百姓的税收负担。
既然,没有人头税,那些隱匿起来大明百姓,就没有隱藏的理由,便会纷纷的走出来。
人口增多的同时,这些增多的人口,因为你的摊丁入亩,不用交税,自然会出现民心归附,最终化为了武学提升的薪柴。
此举可以让大量的隱户归心。
其实,摊丁入亩与开海禁可以同时进行。
如今,虽然名义上大明朝实施严格的海禁。
实际上,东南沿海各种自私活动猖獗。
因此也產生了大大小小的大海商。
这些海商,你知道他们多富有吗?
单单只是松江府一地的海商,家產百万余两的富户,不下於两只手的数量。
顶尖的大海商家產千万,都不止。
这可比你皇室的內库还有钱。
这些钱,与其让大海商给挣到手中,还不如大明朝自己主导开海禁。
如若一切顺利的话,每年单单只是海外交易的税收,就足以维大明朝的诸多开支。”
“家產百万、千万?
真有这么多?”
要知道,大明朝重镇辽东,一年的军餉不过几万两。
如今,大明內库也不过三百多万两白银。
动輒百万千万?
也难怪他有点震惊、不敢置信。
“只多不少!
比如说应天府首富张大惊,就是一个海商。
先前,为了收购半截罗摩遗体,直接拿出了十万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