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噪音……偽色图?”苏晓轻声的,用近乎是气声的微弱声音低语著,就像是一个巫婆在念出一句可怕的咒语:“微波噪音偽色图?”
“是,上面就是这么写的。”
李星渊感觉到苏晓的身体僵硬的不像是人类的身体,而像是一块钢板或者类似的东西,她就像是触了电一样的站在那里,然后,她轻微的发著抖,像是被一口来自寒冷宇宙的气息吹拂。
他不太明白苏晓为何会对此感到这么恐惧,这么一个即便在面对著光变慢了这样的现实后依旧能说出“让咱们看看这里到底还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的女人,怎么会恐惧到如此的地步。
但他没说话,他微微的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势,让苏晓得已倚靠在他的身上,而不是因为瘫软的双腿而直接摔倒。
过了一会,等到李星渊感觉到苏晓的身体开始重新恢復些柔软的时候,他才低声说道:“为什么你这么害怕?”
苏晓沉默了一阵,然后开口了:“如果咱们是在一张天体的偽色图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缓慢的,富有节律的螺旋状的,对称的,光滑的——瞳孔,无论那东西的结构来自於星云,星系,或者隨便什么星际气体,你知道这意味著什么吗?”
“意味著咱们发现了咱们宇宙当中存在某种神。”苏晓说道:“或者说,神级的文明,它们可以让宇宙按照它们的意愿进行排列,让物理法则,让那些巨大的天体也顺从它们的安排。”
李星渊想到了那只外星螳螂,作为地球上和外星文明交流的先锋使者,他已经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了。
“所以呢?有个神在宇宙里。”李星渊用一种带著轻巧的,安抚意味的声音说道:“那又如何?我们现在……”
“可这不是一张操他妈的天体偽色图,李星渊。”苏晓说道:“这是张微波噪音偽色图。”
李星渊没再追问苏晓,因为他知道苏晓会给他答案的。
苏晓的声音甚至带上了一些微弱的哭腔:“你知道这意味著什么吗?那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偽色图!那是……”
“那是大爆炸的余烬,李星渊。“她的声音变轻了:“那些余烬,它们均匀地,无差別的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射向地球,你明白吗?它不是一个东西!那个东西,那个偽色图上的东西……”
她吸了一口气,紧接著剧烈的咳嗽了两声,就好像是被那来自宇宙的寒意给冻伤了:“它是整个可观测宇宙的墙纸,它就是整个宇宙。”
“如果我们发现宇宙当中有一位神明,在不確定它是否是好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绕著它,我们可以逃离它,我们可以……我们甚至研究它,你懂吗?它离我们远著呢!不知道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光年外面!”
“但现在……”苏晓压低了声音,她似乎觉得说出来这种话本身就是一种大逆不道的冒险和褻瀆:“它就在这里,在这里,在地球,在可观测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就在它身体里!是它的一部分!它就是……它就是所有的空间!所有的时间!它就是,它就是宇宙本身,你明白吗?这个宇宙可能本身就是个活物!这个东西,这个射电望远镜,拍到的不是神的眼睛,它拍到的是——宇宙的眼睛。”
李星渊也颤抖了一下。
那股恶寒,那股来自宇宙当中,吹拂到了苏晓身上的恶寒,也吹到了他的身上,那是冰洁的冻气,寒冷到接近死亡。
他盯著那只眼睛,那只眼睛也盯著他,无数的时间和空间,这个宇宙本身凝视著他,目光之中既无恶意,也无慈悲。
“有可能是干扰。”李星渊说道:“可能只是测量设备损坏了。”
“兴许。”苏晓沉默了一会回答:“看看那些天文学家的记录……我……我不是专业的天文学家。”
她一直以自己的知识引以为傲,李星渊看的出来,但很显然她现在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告诉她这一切是错误的。
李星渊点开了桌面上的日誌,这些日誌都被散乱的放置在了这个价值甚高的电脑的桌面上,隨意的用txt格式,以日期为文件名保存著。
“背景辐射的各向异性正在以指数级別整增长,所有的『清洁』算法都失效了,那些噪音造成的影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对其他天体的观察。”
“蔡副所长建议我们对宇宙微波辐射进行一次观察,这没什么意义。”
“……关於宇宙微波辐射噪音偽色图上出现的那个有规律的图案,天文所进行了第一次班组討论,我们一直认为那是某种特殊干扰的结果。”
“干扰仍在。”
“在检查了所有设备正常运转之后,黄研究员提出了一个假设,这个宇宙微波噪音辐射是伴隨著最近降临地球的『高能粒子』带来的,但蔡副所长和我进行了私下討论,我们知道联合国危机处理临时小组得出来的那个结论,难道所谓的物理学改变,不仅影响了我们星球上微观的物理学,还对天文物理学也造成了影响?”
“我们错了。”
“对於宇宙微波辐射噪音更大规模观测的提案通过了。”
“这个图案不是新出现的,经过对之前一些偽色图的比对,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它一直都在那里,自大爆炸以来一直存在,只是我们之前一直看不到它,我们过去天文学所观察到的均匀的噪音背景,不过是一层挡在了地球与『现实』之前的薄纱,现在,薄纱已经不见了。”
“我们看到它了。”
“它看到我们了。”
“光在弯曲。”
“需要更多的眼睛。”
“更多的眼睛更多的眼睛更多的眼睛更多的眼睛更多的眼睛更多的眼睛更多的眼睛更多的眼睛更多的眼睛更多的眼睛。”
“黄研究员死了,我们得到了他的眼睛,这三枚眼球为我们接下来的实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还需要更多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