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许江河有意收敛克制,因为他能明显感受出三人头一次聚一起的氛围是有些微妙的。
姚成文没啥可说的,许江河一眼看穿,典型的工科技术男,稍显无趣,思维中带著明显的理想主义,大概率还有著技术改变世界的情怀。
高远就不一样了,说话滴水不漏,能把第一次见面的氛围营造的特別好,让人觉得相见恨晚,但真是如此吗?不,如果他愿意,对任何人都能这样。
这点许江河也能做到,其实就是看人下菜嘛。
而且高远明显更好奇的是许江河这个人。
“哎,许江河,你老实说,你爸是谁?没准我认识呢!”高远很直接,当然,直接也是一种真诚。
姚成文喝了一口咖啡,也看向许江河,他也好奇这个。
他们俩设想应该差不多,觉得许江河这么年轻,肯定是个二代,认知水平是耳濡目染下建立的。
许江河看著两人,想了想,实话实说:“我是桂西人,柳城的。”
“桂西?那好远的!”姚成文愣住。
“柳城我倒是知道。”高远点著头应声。
许江河顿了顿,然后一笑,说“算了,我坦白吧,让你们失望了,我其实没啥背景,就一普通的工薪家庭。”
说完,他看著两人。
果然两人都呆住了,特別是高远,双目圆瞪死活不信的样子。
这些事情没必要瞒著,也瞒不了,人家稍微做一下背调就一清二楚了,再一个,就算是资源互换,许江河也不是靠这个投石问路的。
“那你?”姚成文又彆扭起来了。
“大江大河是吗?那时候对创业比较感兴趣,关注了一下,加上平时喜欢思考,没想到胡扯著居然扯出点人气了。”许江河笑著说。
高远蹙眉,盯著许江河,接话:“但你的意见很深刻,水平很高,这个是我不能理解的,我说实话,咱们见面到现在,你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像是个大一学生!”
许江河喜欢高远的直接,也喜欢这样的见面与对话。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姚成文,笑问:“姚老师,你是不是也理解不了?”
“不是很能理解,因为我也是普通家庭出来的,我在你这个年纪还什么都不懂呢。”姚成文说。
许江河点点头,说:“首先,我觉得人本质上只有经歷和阅歷,没有年纪,高远也说了,年纪说明不了问题,对不?”
两人同时点头。
许江河继续说:“其次,我经歷比不上二位老哥,但阅歷应该不差的,但我觉得光有经歷和阅歷只是表层,更重要的是思考,深度思考,最后建立一套內在的底层逻辑!之前我看方法论,后来就在想,到底什么是方法论,底层逻辑加环境变量,这就是方法论,是一个人做事情的驱动內因。”
这两句话一出,不仅问题回答了,还小装了一逼。
高远是留学归来的企二代,姚成文是计算机博士,都是標准的精英,精英什么思维许江河可太懂了,多少都带著一些理想主义的酸腐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