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鼎沸,看台上的球迷匯聚成一圈圈的人浪。
在万眾期待中,双方球员缓缓站在了各自的指定位置。
“四万一千五百七十多人。”
“这就是足球城荣光褪去后,给中超的震撼之一!”
演播室,段暄捧著手稿,面对镜头侃侃而谈,语气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讚嘆。
“你很难想像,在一支已经不是爭冠热门的球队主场,还能看到这样的上座率,听到这样的吶喊声。这就是底蕴,是大连这座城市刻在骨子里的足球基因!”
镜头適时给到看台特写。
赤裸著上半身,举著大连旗帜的老王头。
身穿著不同蓝色球衣,仍在奋力挥舞著蓝色大连队助威横幅的老少爷们。
繫著头巾,动作整齐划一的北看台方阵。
“看到了吗?”
段暄的声音在演播室里响起,充满了感染力,
“这种场面,不是靠金钱和成绩能堆砌出来的。这是一种传承,是父亲带著儿子,是老球迷带著新球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心气儿!”
镜头再次切回全场远景,四万多人构成的蓝色海洋波涛汹涌。
巨大的轰鸣声,仿佛要掀翻整个金州体育场。
与此同时,直播间弹幕纷纷。
“羡慕都要说烂了,大连无愧於中国足球城之名,这气势,这底蕴。”
“涅槃!!!”
“今天场上有8名出身自东北路小学的球员.....”
“大连东北路有一面国脚墙。”
“最巔峰时期,大连一队能给国足送出6名首发球员。”
“传承与荣耀。”
“欢迎来到,大连!!”
.....
“嗶——!!”
“比赛正式开始,广州恆大队率先开球,大连队且战且退。”
“郑智拖后,进行调度。”
“只是....大连踢得很保守,在30米以外的距离,除了马龙在保持压迫外,其他人好像焊死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嗯,大连的战术果然很有特色。”
“我听说大连实德主教练盖增君是穆里尼奥战术的坚定拥躉?莫非又是一个务实主义者的存在?”
郑智接球,在中路推进无果的情况下,他有意將球分向边路,尝试打出宽度。
只是这边刚刚接球还没出脚呢,马龙就到了。
惊讶这马龙的到位速度。
郑智瞬间扣球一顿,一拨,在马龙出脚前將球护在了身体另一侧。
下一刻,
一股巨力从左侧身前传了过来,郑智闷哼一声,在即將倒地前的踉蹌步伐中將球捅走。
“没有犯规!”
“马龙凭藉著腿长优势刚刚脚尖打在了足球之上,而主裁判则认为这是一次合理的身体碰撞。”
“只是郑智要小心了,虽然马龙才满18岁,但他的身体模板和对抗能力却完全是妖孽级別的存在。”
“如果用现在风靡网络的一句话来说,马龙就是天生適合切尔西的存在。”
弹幕哈哈大笑,纷纷表示:
“壮如拖拉机,速去切尔西。”
“年轻想涨价,就去阿森纳。”
好猛的中场绞杀能力!
郑智暗暗心惊,隨后远离马龙的同时,他观察著马龙在观察广州队边路的推进方式。
克莱奥一脚触球,迅速转移给另一侧的穆里奇。
“右边路,爆点!”
“穆里奇!”
大连实德的左边卫非常聪明,在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拼不过穆里奇的速度,便做出防守態势让队友迅速落位补防。
穆里奇双脚均衡,但个人习惯还是更偏向於使用右脚。
因此只需要將大部分防守注意力放在他是否內切的选择后,封堵內线限制他的爆点能力。
“封外线,卡內线。”
“穆里奇试了一次发觉突不上去,在大连实德中场退回来后,他將球敲了出去。”
“哈哈,要是把大连实德的队標一遮,恐怕我们真的会误以为场上这支蓝军是那支纵横英超的蓝色大巴。”
没有机会!
广州队边路甚至都踢不出连贯的撞墙式配合,只得將球重新敲回中路,重新组织。
就此,比赛节奏骤然一缓。
就在郑智手势连续变动,广州恆大全线推进效率变慢。
他们似乎在有意拉扯大连实德队球场纵深。
马龙心道不妙,就在他向著后场喊出“別上当,退回去”的叮嘱时,郑智身体一摆,挑传!
足球轻盈越过大连队中路阵地阵线,飞往边路。
“这次打左边路,广州恆大再抓大连的转换时间差。”
“二打一!”
边路,边后卫孙祥一脚將球截停在原地,石鸿俊迅速前插,试图在扰乱大连人盯人战术置其失位。
但很快他便失望了。
毕竟一辆大巴车最规整的存在,便是不可更改的外壳。
而这个『战术外壳』,便是由10名甚至11名球员组成的、两条极其紧凑的平行防守线。
在穆里尼奥的奥义中,每个球员都是这个“外壳”上的一块钢板,必须放弃个人表演欲望,严格执行防守指令,保持整体队形不动摇。
再通过整体移动,最大限度地压缩对手的进攻空间,尤其是在禁区前沿的致命区域,让对手无路可走。
但有个例外,那就是打单前锋的自家『司机』。
“快速转换。”
“朱挺补了上来,他重心不高、步频和意识都不错,他很擅长动態下的防守。”
“等等,他竟想以一敌二?”
朱挺弓著背,眼神死死盯著足球的移动轨跡,压低重心,耐心等待。
等待孙祥的选择。
他在等待广州恆大的左边路阵地配合。
也在等待前场唯一不受阵型、战术限制的队友落位。
啪嗒!一声。
马龙在石鸿俊接球侧转身的瞬间,一脚將球捅走。
“哇,朱挺不停球一脚挑传。”
“马龙接球。”
“大连实德的反击!!”
顷刻间,广州恆大中后场全速退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