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最后一天,转会市场更新了球员最新身价。
那会儿的转会市场网站还不像后来一样经常更新,只在每个转会窗口快要结束的时候更新一次。
截止上次更新,刘迪的身价高达……5万欧元!
原因不难理解,足球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国际转会市场中本就缺乏吸引力,即便是国家队级別的球员,市场估值普遍也仅在50万欧元上下,而普通的甲a联赛主力球员,身价更是停留在10万欧元区间。
原本刘迪凭藉著年龄优势和甲a时期的出色表现,身价一度飆升到30万欧,可隨后因为“三停”导致半年多时间没打正式比赛,刘迪身价一跌再跌,最终跌破了5万欧元。
之后半年的时间,刘迪在布雷西亚度过了一次史诗般的旅程,从来自足球荒漠的无名小辈,摇身一变成了亚平寧半岛、乃至整个欧陆最顶尖一档的当红炸子鸡。
好事的国內媒体也开始纷纷预测刘迪可能的转会身价。
《帝都青年报》:目前国內身价最高的年轻球员是平安队的郑志,身价60万欧,而国脚中,效力於曼城的“中国太阳”孙继海身价为100万欧,综合一下,刘迪的身价涨幅应该在这两位之间,80万欧合理!
《搜虎体育》:刘迪和继海同为五大联赛中游球队效力,都是球队主力,刘迪拥有继海没有的年龄优势,身价评估有可能超过百万,甚至达到二百万欧也有可能!
《旧浪体育》的观点最为激进:还一百万呢?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到今天,刘迪是第一个被国外顶尖豪门看上的中国球员,仅仅半年,就率队捧起了义大利杯的奖盃,外加意甲最佳年轻球员,保守估计身价也有四百万欧!
这其实也难怪当时的国內媒体,毕竟在那个中国足球尚在“摸著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市场对於球员身价这类概念,还缺乏清晰、统一的认知和评估体系,再加上不够自信,误判在所难免。
只是谁也没想到,在事实面前,连最激进的《旧浪体育》也要被痛批保守。
转会市场更新数据的时间是德国时间中午十二点。
中国东八比德国东二快六个小时,本应是国內各大门户网站体育部门的下班时刻,但一栋栋写字楼仍然灯火通明,编辑们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六点零一分……
六点零二分……
怎么没有稿件啊?!
六点零三分……
uc体育:《爆!身价横压整个龙之队!刘迪微微一笑,中田英寿已被碾在脚下!》
球迷们倒吸一口气,疯狂点击標题。
404 not found
好不容易挤进去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1……
后面跟著整整七个零!
什么?!
1000万欧元?!
直接空降中国第一不说,还整整超了第二的“中国太阳”十倍!!
而且……貌似不光是中国第一,还把小鬼子中田的600万欧元碾在脚下!
实至名归的东亚最强!
评论区炸翻了锅:
【靠,还以为uc又取这种斯了麻的標题吸引眼球,结果是真的啊,身价一千万欧?確定没开玩笑?】
【德国人不是挺严谨的吗,这方面应该不会作假吧,而且刘迪在布雷西亚半年表现確实太出色了,这不好多年轻球员都跃跃欲试,准备前去留洋了。】
【楼上的,玩过仙剑不,你以为国內是十里坡?!升级打怪就能去国外踢球?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那就是……刘迪本来就是满级怪物,通关boss的水平?!】
【这下更不可能进国足了,这么大的腕儿,谁能压得住他?那帮人就怕这种有实力又能搅乱局势、不知潜规则为何物的愣头青入场……】
刘迪1000万欧的身价震惊了整个欧洲足坛,但在国米队內……
也是顶级的水平!
身价最高的是2000万的卡纳瓦罗、1500万的维耶里(年龄劣势)、1400万的雷科巴以及1200万的萨內蒂(同样年龄劣势),紧隨其后的就是刘迪了。
但当刘迪得知自己在“德转”更新后的身价直接飆升至全队第五时,他的第一反应並非窃喜。
而是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国际的整体阵容……真是拉完了啊!
中场一个破千万的都没有,这还是一个豪门应该拥有的水平吗?
不管怎样,夏窗已经在莫拉蒂的“自我感觉良好”以及球迷们的哀嘆中关闭了。
……
9月1日!
国际米兰迎来了新赛季首场正式比赛。
坐镇主场,迎战保级队摩德纳。
一天前,就是在同一座球场,卡卡首发出场,儘管未能收穫进球,但巴西天才凭藉飘逸的球风和极具衝击力的表现,贡献了一场堪称惊艷的首秀。
內拉们对刘迪抱有的期望显然比卡卡要高很多。
毕竟前者已经在意甲证明过自己的价值。
球员通道內。
刘迪闭目养神。
实则切出自己的属性板做最后的检查。
【身体属性】
【速度 85;强壮 92;平衡 90;弹跳 90;体能 75】
【终结属性】
【射术 76;射门力量 97;头球 76;任意球 70】
【技术属性】
【控球 80;盘带 80】
【传球属性】
【长传 61;短传 61】
【总评:83↑】
属性比较极端,强的非常强,但短板也同样明显。
比如传球功底本来就差,平时训练还不侧重这方面,提升自然极为缓慢。
不过强壮、力量和体能这三条拉上去,作用还是很大的。
总评升到83,粗略估计下,绝对是意甲中游球队的当家球星水平。
在欧战区的几支队伍中,也有竞逐首发的资本!
而且,如果没记错的话,也正是这个赛季,阿德里亚诺在国际米兰打出了他蓝黑生涯中最具代表性、最高光的表现!
……
“装垫台!装垫台!”